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年轮永转

( 返回

 

抛头露面的事,老姜很少有,这次经不住同行好友冯刚的再四劝说,到他集团来参加神仙会,给一本将要出的《晚唐词揽胜》号脉把关。古文出版社领导有意让这书参加“上海最美的书”评比,马虎不得。会议室里坐下来,老姜拿起样书翻看,漫不经心地。他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要应酬,堆笑脸,换名片。

“这是老姜,环球科技出版社的编辑,”冯刚介绍道,“不仅内容看得准,装帧设计方面也眼光独到,去年最美的书《中国物理史话》就是从他手里出来的。”老姜欠起身子点点头,算是和大家打个招呼。

领导问:“老姜哪里毕业的呀?”

“海大!”冯刚抢着回答说,“和我们阿哲的妻子是校友呢!”

阿哲是《晚唐词揽胜》的作者。他酷爱古代文学,在社里做编辑,把业余时间用在晚唐诗词研究方面,千般搜觅万般营构,历时数年完成了书稿。集团领导认为阿哲的作品质量很高,希望做得漂亮些,冲击“最美的书”,另外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老姜听到过阿哲的名字,知道他古文功底非常厚,在读书报上开了专栏;但见他白白净净的,分头梳得清清爽爽,实在难以跟想象中的老学究联系在一起。

有人轻声问:“是谁呀?”

冯刚说:“郜希琴呀!我们古文社的美女,听说当时在海大也是校花呢。”

是她!老姜心下一惊,仿佛被人触动了最隐秘的那根弦。他顾不得回应他与郜希琴的校友关系,就猛然陷入了对往事的回想,原来是她!老姜不由感叹,世界真是太小了。

老姜认识郜希琴是在山水画选修课上。年级不同,却也能够走到一个屋檐下。交谈中得知,郜希琴多才多艺,歌唱得好,水彩油画样样通,文章也精彩,在中学里就是风云人物。老姜对她越发倾慕了。一次下课时,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她讨一件作品,话到嘴边,却说成“我们交换一幅画吧”。郜希琴回答:“好啊,我下次带给你。”听得老姜心花怒放。他得到的是一幅油画《欢笑》,几位同学在草地上嬉戏,画面朦胧淡雅,透出一股青春的气息,猜想是她高中时候的作品。老姜刚刚学会了给画上色,就把头一幅作品《翠湖夕照》送给郜希琴了。

那时ChinaRen校友录刚刚兴起,老姜根据郜希琴的班号,查到了她班的网页,上面有她主持校园歌手大赛的照片。走在去礼堂的路上,是白色的风衣;在舞台上,则是秀丽撩人的黄色长裙。美呀!老姜想,追求她的人一定会很多吧?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轱辘,不断的往前转,一直到远方去。毕业后几年,老姜还和她联系着,逢年过节了寄张贺卡,有次到古文社听一个报告,还去她办公室去坐了一会儿。郜希琴总是淡淡的,端茶,聊几句 ,那不经意中的温婉娇媚总是动人。老姜想,她还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地铁里。老姜相信那人就是郜希琴,看背影,看侧面,都是,但没等打招呼,车门就关上了。他发消息给她:“是不是刚才你从人民广场上二号线了?我看到一个人很像你。”过了一阵子,老姜收到回复:“你是哪位呀?”心猛然凉透了。

看着阿哲白白净净的脸、梳得清清爽爽的头发,老姜思量,小伙子才貌双全,该是配得上郜希琴的。不知他们结婚几年了,生活得怎么样?这么想着,眼前不由得又浮现出那个轱辘来, 转动着他的青春,他的未来,年年岁岁,无休无止。

“老姜,谈谈你的高见吧!”

“封面的栏杆底纹感觉很妙,是不是颜色略微淡一些好?另外,我觉得作者署名字号可以小一点,显得更含蓄。”老姜说。

 

           20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