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网络为媒,嘉宾与学子忆昔思源

 

( 网络版请看这里返回 
 

  4月11日晚上,党委副书记潘敏、校史专家编纂委员秘书长毛杏云、校史博物馆馆长姜玉平三位嘉宾做客网络文化节,与饮水思源BBS站网友展开在线交流,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望交大的美好前景。
                 
  潘敏副书记将交大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八个阶段。他说:“回顾交大历史,感觉无比的自豪,同时又感觉任重道远。我们探讨交大的历史文化传统,目的为了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潘书记是闵行校区的第一批学生,他回想了20年前第一次来到闵行校区的见闻,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毛杏云老师既是交大校友,又是校史专家,她为网友们盘点了111年的岁月在交大校园里留下的点点痕迹。她介绍徐汇校区的中院、上院、老图书馆和包兆龙图书馆的来历,并讲述了很多关于这些建筑的故事。她说:“交大的每一幢建筑,都见证了一段历史。”
                 
  姜玉平老师细细梳理“饮水思源”的由来,并向网友们介绍了交大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校训。在他看来,校训应该是把爱校、爱国和自己的事业发展,联系起来,今天我以交大为荣,明天交大以我为荣。
                 
  “网络在线谈”是我校网络宣传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饮水思源BBS站、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推出的交流渠道。嘉宾的发言通过校园网现场直播给广大同学,他们在观看视频时把问题发到BBS,主持人再将问题传递给嘉宾,达到一种普及面广、同步互动的沟通效果。
                 
  此次网络在线谈以“思源情”为主题,是“2007饮水思源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的第二场,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网宣办主任仰颐主持。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网友踊跃参与,共发帖200多条,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关注学校的历史和未来。活动结束后,BBS上依然讨论不休,谈继承、说创新,热议交大的发展。

 

 

         (发表于第52期《思源》。撰文:范予谦 、董少校。编辑:郑茂。摄影:祝以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