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闽行小记 ( 返回 )
初抵福建,下榻福州大饭店。已到掌灯时分,推窗而望,不辨南北西东,但见不远处一座白塔,光芒四射。不由心中欢喜。遇此胜缘,当往一访也。 清晨,望塔询路而行。一路榕丝垂悬,别见南国风情。沿新权南路,过人行天桥,右行上阶即到。寺名定光,闽王王审知于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创建,又称白塔寺。山门同为天王殿,气势威严。此时人稀院静,心意为之安宁。寺内围廊环绕,以青花瓷壁画呈示《佛陀应化事迹》,嵌合严密,工艺高绝。循廊拾级而上,满眼生辉,法意蓬勃。又见院侧法堂内诵经者众,至虔至诚,谁知熙攘市井之中,有此超凡脱俗之地。天王殿、毗卢殿、法雨堂串成主轴,地势渐升,托出最后最高之报恩定光多宝塔。 定光塔七层八角,至今已千百余年历史,明嘉靖年间曾遭雷击,旋重建。仰观宝塔,砖石为身,庄重稳固;渐高渐缩形构,又显出飞腾灵动之意象,佛法融于其中矣。摒却杂念绕行七圈,默诵“此处即是塔,南无阿弥陀佛”,礼敬如来,祈福许愿。 因有事约,游定光寺前后不过半小时,却觉福慧萦绕,心舒气畅。后知全寺大修五载,半年前方举行佛像开光法会,重新对外开放,远近轰动,更觉来时佳缘难得。临别取吴允宁女士助印之《弟子规》,以资学习留念。 在福鼎市宿两夜,游太姥山及翠郊古民居。一线天如利斧劈开,游客鱼贯而入,侧身艰难以行,亲历洞天府地,无不感叹造化神功伟力。又有情侣石、擎天柱卓然耸立,惟妙惟肖。道旁矗一宽大石屏,如彩电焉,上刻“南无阿弥陀佛”,望之寒中生暖。遥见山下国兴寺残存石柱,可想当时法事频繁,香火旺盛。后闻景区内散落灵峰、白云诸寺,惜乎行旅匆匆,未得观瞻。 乘动车赴厦门,甫出火车站即购买本岛地图,得知住处华侨大厦大酒店附近多有寺庙,喜不自胜。午饭后,离约定集合时间尚有一小时,即打车直往海内名刹南普陀寺。大门内外游人如织,前行数十步,佛旗高扬,南普陀寺依山临水,法相辉煌。缓步而行,梵音声声,香烟缕缕,宛在极乐世界。蓝天之下,大悲殿映出金光,度化众生。回看檐间“法轮常转”,佛法无边,昭彰世人当惜时惜福,日有精进。中轴线最高处为藏经阁,正在修建。 至寺门法物流通处,奉请一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并探问寺内是否有弘一法师遗迹。工作人员告知:“可悄声穿越闽南佛学院,到慈善会,或者出门绕行,彼处有弘一法师立像。”乃疾步前寻,于南普陀寺慈善会院内见弘一像。大德身着僧袍,手持雨伞,行走在八闽大地。其尽心修身弘法,奉为僧界楷模,绝笔“悲欣交集”留予生者无限启迪。法师早已逝去,却似未曾远离,精神播撒世间。临别,默然致敬,恭立像侧,请游客代为合影。 渡海往鼓浪屿,领略琴岛之胜。古榕参天,百年老洋房掩映其间,引得诸多情侣前来拍婚纱照,虽当街更衣而不避。除管理用电瓶车,岛内禁绝一切交通工具,不论富贵贫贱,皆须步行,竟成民主平等之奇观。然沿街店铺鳞次栉比,又未离名胜景区之俗。入日光岩寺,左首即弘一大师纪念园。1936年,法师曾在此闭关修行。导游携一众撇此径去,独自登台,瞻仰石雕坐像。壁间镶嵌八字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法师神色平和淡泊,宛然智者,思考世间哲理,又如觉者,闲意听风看云。弘一法师谨持法律,刻苦修行,跃上人生新境界,卓成一代高僧,念之感佩无尽。攀到日光岩顶,绿树红瓦尽收眼底,叹为天下岛中至美。 天色已晚。路过香木小店,偶遇一粒铁树果,长相饱满,摇之簌簌作声,爱不释手。服务员言此属菩提子,多有吉祥寓意。然索价甚昂。无奈离开,去码头集合。等候之时,内心终不舍菩提子,以其吸纳鼓浪屿地气,结连佛缘,难容错失。乃急奔小店,讨价一番买下。气喘吁吁赶回码头,其他成员皆已至,独待一人,口中忙称愧,然意下暗自欢喜。 后至南靖参观土楼,诚然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一种民居格局蕴涵一种乡风民情。游罢仍归宿厦门,次晨乘飞机返沪。 闽行前后凡五日,观览自然风光,考察社会民情,眼界为之大开。亦为宗教之旅,承惠法雨,获益良多。如今翻阅《金刚经》,摩挲菩提子,便觉心向佛国,法味绵绵不绝。
2012-1-2~1-3
厦门南普陀寺弘一法师铜像,2011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