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走失的时间

( 返回

 

木栈道一边是公路,另一边是波光潋滟的熊猫海。绿树青草的色彩映在水中,初秋的斑斓让人迷醉。一棵孤零零的松树长在栈道中间,把木板孔撑得老紧,我倚上去拍了张照片。前方一队友人已经走远,我抬起手臂看时间,不由惊呆了:表蒙子不翼而飞,连秒针和分针也消逝了踪影,时针停在2和3之间。也许是九寨沟的风景太美太美,连手表都想留在这里。

这是一块青岛产的双喜牌机械表,银白色的钢质表体,金色的跑针和时星,式样非常简单。“12时”星下是图案与拼音的商标,长尾巴的大写S在腰部加上一撇,成为SHUANGXI首字母的组合;“6时”星上方写有很小的“19 ZUAN”字样,可以直白地理解为手表里有19颗钻石吧,禁磨耐用。

暑假里,我在老家收拾小时候保存下来的东西,看到了童话书、纸分币、奖状、肩章、子弹壳、卡片……还看到了双喜手表的铭牌。上面没有写出厂时间,只是用圆珠笔标示了定价:40元。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还没有出生,村支部书记焕明要去青岛办什么事情,妈妈托他买一块手表。当时哪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三间草房盖好还不久,自行车、收音机、挂钟就是“大件”了。看着手表铭牌,妈妈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忆道:“那时有人去青岛,好像现在说去国外一样,稀罕得不得了。那么大一座城市,焕明居然把表给买回来了。”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妈妈说,等我考上高中,就把双喜表送给我。我期待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也就是说,在这块表已有的生命历程中,前十几年在我妈手里,后十几年则归我所有。现在我已忘记,读高中的三年里,我有没有把表戴在手腕上,只记得一直都放在身边,时常上弦。时间 之河在流淌,手表一秒一分跑出来。

双喜没经历过多少大修,印象中仅有2007年秋天的一次。我在静安区经委挂职锻炼,每天路过胶州路,在武定路口有家修表店。师傅以前是在手表厂工作的,全套装备都有。在他的推荐下,我给手表上了一次油,手表内部全部拆开,零件一一清洗,然后重新装配起来。借助专门的校表工具,师父把手表调节得相当准确,许多天也差不了一分钟,现在它还是保持着同样的精度。

至于外在的修修改改,则数不清有多少回了,主要是表带和蒙子需更换,花去的钱足有当初定价的许多倍。刚买来的时候,表带跟表体一个颜色,是可拉伸的金属链,用了很久。这样的链条坏了之后很难配到,不是宽度不符就是花色难看,我于是改用皮质的了。开始是棕色。2008年10月到深圳出差,在路边店配了一根黑色的表链,25元。记得当时我还见到了两个在那边创业的朋友,正值金融风暴,他们撑得很艰难。还有一次,我到华山路近广元路的某家钟表店,买了一条40元的带子。我明知不值这个价,但想到是繁华商业街上的店铺,成本高,再说我的表带已损坏许久,还是咬咬牙换了。那里还有一条65元的更漂亮的带子,我没舍得买。现在用的黑表带则是在宣化路菜场门口的师傅那里配的,很便宜,质量也说得过去。

表蒙子也已换过多个,大小并不容易对得上,有时只好借用胶水或者钢片的辅助。完美说不上,仔细看甚至有点粗糙,就是可以凑合着用。手表在九寨沟悄无声息地出了问题,估计是不小心碰到蒙子,自己剥落了,进一步殃及分针和秒针。不久前我又去找菜场师傅,他把缺了的部分一一补上,总共才收15块钱。有点遗憾的是,以前的秒针靠近顶端有一个红圆点,师傅没有一样的可换,只好装上一根不含红点装饰的金色直针。

去修过表或者打听过行情的地方还有更多:家乡柴沟集头上的小摊,那是低一个年级的同学的父亲,都已经干了几十年,前不久我还看到他;上海田林路好友一楼的钟表店,因为隔天才能修好,而我很少过去,没能修成;南京路步行街靠近河南路的一座商场里,一根表带上百块,我最终没舍得买……

有段时间,我以为双喜手表产自上海产,和上海牌是姊妹,因为商标很像“上海”的首字母S。其实这只是个美丽的误会。我从网上查询得知,青岛手表厂建于1958年,是全国八大手表厂之一,旗下拥有金锚、玫瑰、双喜等品牌,如今这厂还在。不少手表爱好者在收藏交流双喜牌手表,价钱从30元到300元不等,有的成色还非常新。我比较了网上的图片,发现不同的在于我的表盘上没有FANGZHEN标记,只是印在背后表壳上。不知这个“方阵”是什么意思,也许在说手表里的钻石是“仿真”的?

小时候我有电子表,心里觉得新奇,时时拨弄,戴在手腕担心碰了,放在裤兜里怕别人看不到。不过新鲜劲很快就过了。等稍微长大一些,我就用这块双喜,再没有买过更好更先进的,包括结婚的时候。机械表的特点在于稳当,磁实,另外这双喜设计也简洁大方,看上去格外舒服。其实,这些年电脑、手机日渐普及,完全具备了手表的计时功能;只有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手表才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我现在用的手机需要按一下键才能激活屏幕显示时间,用起来麻烦,不如看手表来得直接便当。

在跑针的滴答声中,时间悄悄走失了三十多年。岁月真是个不饶人的家伙,你能把手表停下来,却阻止不了时间的脚步。也正是这细密而富有节奏的滴答声,不时唤回关于家乡、上海、青岛、深圳、九寨沟等的种种记忆。40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托人从城里买回手表,不仅是显示时间的器具,更寄托着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和期盼。这块双喜手表牵系两代人的生命符码,如今仍然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在时间的流逝中继续见证新的故事。

 

           2011-8-24

 

 

双喜牌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