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廉吏于成龙》启动2007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 网络版
,返回
)
京胡阵阵,锣鼓声声,京剧国粹来到了交大校园。3月27日晚上,新编历史京剧《廉吏于成龙》在菁菁堂成功上演,赢得了我校师生的热情追捧,同时拉开了我校2007年度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序幕。党委副书记郑成良,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潘国礼亲切会见演职人员并观看演出。
《廉吏于成龙》由上海京剧院全力打造,曾入选为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先后获得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金奖榜首和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榜首。主要演员尚长荣、关栋天都是京剧名角,被喻为当今菊坛的“黄金组合”,功底深厚,表演细腻。整台剧目演员阵容豪华,情节动人,尽展京剧国粹的无限魅力。
精品京剧为观众呈现多面精彩
京剧《廉吏于成龙》共分四章,总长两个多小时。在一棵郁郁苍苍的大榕树前,头戴斗笠的新任福建按察使于成龙款步走上舞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迎尚长荣这位老当益壮的艺术家出场。阴森可怖的监狱,歌舞升平的康亲王府邸,贫寒简陋的于成龙家……戏剧在这些场景间变换,展现着于成龙由愤然不平而说服争取、由蒙受冤屈而造福一方的曲折过程。
求见康亲王一出戏尤其精彩。于成龙吃闭门羹后假意归去,忙于宴饮的康亲王自知理亏,不得不出门接见。二人边饮酒边谈公事,康亲王意欲把他灌醉,让他谈不成公事;于成龙却拖着长韵悄悄说自己是个“善饮的老翁”,别具喜剧效果,引来了满堂喝彩。因典当玉钏引起的一串风波也扣人心弦,矛盾冲突逐渐紧张,又慢慢化解,感人至深。
“为官一世凭的是四个字:天地良心。”于成龙用薪俸救助贫苦百姓,典当了旧衣物过着拮据的生活。他不畏艰难,以其正直执拗的人格魅力和清廉俭朴的品行操守,终于感化了康亲王及一应同僚,战胜重重困难,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国家一级演员、首位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尚长荣不负众望,成功塑造了被康熙皇帝称赞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的人物形象。那一回头、一转身无不饱含张力,动人心魄;哪怕是背后的一个剪影,也带给观众无穷的艺术想象。
京剧名家与青年学子深情互动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曹操与杨修》在菁菁堂上演到现在,京剧阔别交大舞台已经十多年。虽说当时闵行校区学生人数不多,可是演出盛况空前,前排的座椅被挤坏了好几个。这次师生观赏《廉吏于成龙》同样热情高涨,谢幕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演出结束后,两三百名观众涌向前台,席地而坐,与演职人员展开面对面的交流。
“很意外,很震撼!观看演出的时候,我只有用掌声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以前在影视剧里看到过京剧,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还是第一次。希望上海京剧院多来交大,培养更多的戏迷!”在现场交流中,不少观众抢过话筒,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和热切期盼。一位同学说,他不仅从演出中感受到了京剧的独特魅力,还对于成龙的“人人治己,天下乱而必治”深有感触,希望自己也能做个正直的人。此外,大家共同讨论了京剧的继承与创新、戏中角色与生活角色的关系等话题。
看到交大同学踊跃走进剧场欣赏京剧,而且在细节的地方有反应、有共鸣,上海京剧院孙重亮院长感到非常激动。他说:“京剧离大家并不遥远,相信只要你来到了剧场,就不会后悔。京剧永远欢迎你们!”孙院长还介绍,位于福州路的天蟾舞台定期举办免费京昆文化讲座,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前往参加,慢慢让自己从爱好者变成内行。
尚长荣意味深长地说:“十多年的时间间隔确实太长了一些,同学是愿意欣赏京剧的,希望以后能多安排一些。把精品演出送进校园是我们的神圣天职,我们愿意和广大同学携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戏曲艺术!”
廉洁教育进校园的有效载体
纪委潘国礼书记观看了《廉吏于成龙》并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部戏剧是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对我们干部、学生的成长都很有帮助。于成龙恪守‘天地良心’的为官准则,两袖清风朝天去,他的高尚情操和清廉品格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不久前我校召开了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看过这部戏,我们会更加知道该怎么做官、怎么做人,得到一种很好的教育。”
上海交大中文系主任、戏剧文化专家谢柏梁教授指出,我校历来有着欣赏京剧艺术的良好传统,江泽民、丁关根等校友都是京剧艺术的爱好者和弘扬者。交大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这里上演古老的京剧国粹,两者相得益彰;第一流的演员与第一流的学子实现心灵的映照与文化气韵的节通,意义深远。
打造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交大模式
高雅艺术在交大有着非常深厚的内在需求和群众基础,我校一直在大力倡导这项活动,把西方、传统的各类优秀艺术引进校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鉴赏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京剧《廉吏于成龙》是2007年度我校的第一次大型演出,也是今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一个良好开端。
据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有关负责老师介绍,接下来我校将增加活动的种类和密度,继续引进越剧、舞剧、话剧、音乐剧等专场演出,辅以艺术家报告、主创人员见面会等形式,为师生观众接近高雅艺术创造更多的机会,并努力打造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交大模式”。该模式主要内涵包括: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引进名剧名角名剧团;演出和鉴赏相结合,加强交流和互动;重视和支持原创,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学生的作用。
我校有关部门已初步排定了今年上半年的活动安排表,为广大师生带来20场左右质量上乘的演出、比赛、展示活动,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引向深入,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大学文化建设。


(发表于2007年4月2日《上海交大报》,题为《〈廉吏于成龙〉弘扬国粹魅力》。网络编辑:郑茂。报纸编辑:张文清。
摄影:祝以辛。由计琳撰写、发表于2007年6月25日《中国教育报》一版的长篇通讯《让“国粹”成为大学校园新时尚——上海“高雅艺术进校园”15年的启示》对本文有引用和参考。网络版请看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