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访问韩国

 

返回



  应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的邀请,2006年7月23日至29日,2006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传媒互动”采访团赴韩国访问,对韩国的政府机构、文化事业和风土人情等进行考察。采访团成员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9所著名高校的学生记者,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他们和韩国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承办。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专门致函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理事长申铉泽先生,对他和财团给予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报》主编侯衍社博士担任采访团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宣传部长兼校报主编李铁铮教授为指导老师。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来自韩国的李旻泰博士为本次活动牵线搭桥并全程陪同,中国人民大学校报编辑部的降瑞峰老师做了大量的联络工作。
  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Korea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 KOFICE)成立于2003年6月,初名韩国亚洲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申铉泽先生为第一任理事长。财团由韩国文化观光部主管,旨在通过各个国家间多种领域文化产业的交流,对各国的文化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实现文化信息的共享,促进相互间的合作。成立三年多以来,KOFICE举办了韩中两国剧作家交流会、上海东方电视台制作全罗道记录片、2008北京奥运文化联欢会等二十多次大型活动,今年还有协助东南亚记者团访韩、举办第三届亚洲音乐节等十余项计划。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已成为世界各国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是中国各高校校报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中国各高校校报之间的信息交流,推进中国高校新闻传播事业,培育优秀的青年学生记者和编辑,开展新闻传播和文化事业方面的国内、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侯衍社博士说,中韩青年记者的互动交流必将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对两国的文化合作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新来乍到受欢迎


  7月23日下午,2006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传媒互动”采访团一行23人乘坐大韩航空公司的KE852次航班抵达仁川国际机场。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国际事务组主任崔奇永先生前往机场迎接,并和代表团成员亲切握手,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代表团乘豪华大巴前往下榻的梨泰院宾馆休息。
  梨泰院位于首尔市中心,这里街道繁密,交通便利。晚上,崔奇永主任在梨泰院酒店设宴,为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接风洗尘。崔主任热情地说,欢迎各位年轻的中国大学生记者来到韩国,大家都是未来中国的精英,希望能多了解、多感受,在韩国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代表团团长侯衍社博士致答谢辞。他说,因为有了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的盛情邀请,来自中国的青年学生得以踏上韩国的土地,了解这里的社会和文化;代表团成员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深入观察、认真体会,增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因为有专业的翻译在场,中韩双方的沟通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就算翻译临时走开,大家也可以通过英语愉快地交谈。宾主敞开心怀,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兴致勃勃访国会


  7月24日上午,代表团一行前往韩国国会大厦参观。国会大厦总共占地330,000平方米,主建筑是用石头筑成的,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六层。国会大厦周围环绕着24跟柱子,顶上覆着一个半球,庄严又气派。据了解,梁柱象征着来自人民的不同观点,穹顶象征着通过不同观点的争辩与磨合达到一致意见,从而体现出议会民主的力量。
  韩国国会是由国民选举出来的国会议员所组成的代议机关和立法机关,具有制定国家法律、监督国家行政和审议国家财政预算等权力。国会共有299名议员,其中243名通过全民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56名通过各政党在选举中得到的席位数而分配产生,每位议员的任期是4年。本届国会是第17届,议员的服务期限是2004年5月30日到2008年5月29日。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代表团成员进入国会大厦,参观了国会议事堂。这里是议员们商讨国事的地方。国会议事堂分为议员席、旁听席和记者席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大致呈半圆形分布。中心位置的是主席台,旁边竖立着国旗;背后幕布的中央悬挂着金色五角星围着“國”字组成的国会标志,两边各有一座幕墙式电子电视屏。韩国国会是向公众开放的。在代表团观看录像片的时候,又有一个幼儿团体坐在了旁听席上,聆听另一位工作人员的讲解。
  随后,国会议员郑清来先生在会议室里接见了代表团成员。今年42岁的郑议员是韩国国会里最年轻的议员之一,他对电脑、上网、游戏等与年轻人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关注,致力于推动韩国媒体、游戏等相关行业的立法。他说,未来的世界属于年轻一代,在座的各位都很年轻,可以对中韩之间的友好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郑清来议员多次访问过中国,和各界有着广泛的接触,他说,去中国都不觉得是去外国。他饶有兴趣地回顾了自己当学生记者的经历,并分析了没有私心的信念和为民奉献的使命感引导他当上国会议员的过程。
  会议室里挂着“欢迎中国大学生记者韩流媒体团”的横幅,主客之间洋溢着坦诚、互信的气氛。郑清来议员耐心地回答了中国大学生记者的提问。说到他在促进韩国青年事业的计划时,郑议员讲述了文化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强调在韩国发展游戏产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他认为,文化产业不是跳舞一样的感官享受,而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项目。学生记者们对韩国影视剧风靡东亚国家的原因很感兴趣,郑议员风趣地说,韩国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着相同的心理根基。他还认为,很多韩国人不喜欢美国的霸权主义,讨厌日本的军国主义,而对中国很有好感;他和很多韩国人一样,都认为几十年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将超过美国和日本,“中流”的影响力也将比“韩流”更大。郑清来议员的幽默话语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结束后,郑清来议员和代表团成员走出会议室,来到国会大厦前的草坪上合影留念。

 

 

对话《大长今》导演


  近年来,韩国的影视剧在亚洲国家很受欢迎,不少地方刮起了“韩流”,《大长今》尤其为中国的观众所熟悉。这个现象引起了来自中国的大学生们的关注。7月24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在首尔市莱克星顿宾馆(LEXINGTON HOTEL)采访了《大长今》导演李丙勋教授。
  李丙勋导演说,中韩两国是友邻之邦,已经有了几千年的交往历史;中国的年轻学生到韩国考察学习,这对双方都是很好的事情。代表团团长侯衍社博士作了简短而热诚的发言,感谢李导演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和中国大学生交流对话。
  有同学问及《大长今》里汉字书法的用意,李丙勋导演解释道:在16世纪的朝鲜王朝时期,贵族阶级喜欢用汉字,而韩国字只是在中产阶级中受欢迎;《大长今》里在室内装饰、各种文书中使用汉字,更能体现出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他还说,韩文有一半以上是从汉字传来的,现在的韩用汉字大都是繁体字,年轻人可能不适应,不过年纪大一点的韩国人都很喜欢。
  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在韩国被接受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的。李导演介绍说,开始的时候,韩国的年轻人很不喜欢古代剧,因为剧情的发展太慢了。导演们加快了节奏,让电视剧的背景更漂亮,也加入一些现代音乐的元素,从而赢得了各个年龄观众的喜爱。李导演还说,古代剧的内容一定要沉实,要根据史料做一些细致完整的考证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追求好看、有意思,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当初拍摄《大长今》的时候,李丙勋导演只是针对韩国国内的观众,自己并不确定这部电视剧会不会受到欢迎,更不要说是在海外市场的情况了。电视台的干部甚至有过不小的反对意见,认为投拍这样一部饮食题材的古代剧风险太大。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长今》一鸣惊人,走红国内外,为韩国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国际声誉。大学生们想知道韩剧《大长今》何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导演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女主角的人生有波折,最后取得了成功。长今从小就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她积极进取,与人为善,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过去的朝鲜王朝里没有女医生,长今突破了历史的记录,就像一个童话故事。其次,厨师、医生相关的职业很受关心。这样的职业在每个国家都有,很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为了拍摄《大长今》,他收集了大量饮食、医学相关的古代资料,采访了多位专家,可以带给观众新鲜的体验。再次,这部电视剧同时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里面贯穿了悬疑、武侠作品的经验,所以会有吸引力。最后,《大长今》采用了李英爱等一批优秀的演员,漂亮、聪明,以前没有在其他影视作品中形成固有的观念,因而能够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李丙勋导演含蓄而富有亲和力,言谈举止处处体现出一种儒雅的风度。他耐心地回答了学生记者的所有提问,并为他们一一签名留念。代表团向李导演赠送了礼品,再次感谢他对中国朋友的耐心和诚意。

 

 

走近韩国影视剧


  在韩国考察期间,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一行还前往南杨州电影制片厂考察,并参观了《大长今》主题公园,深入了解韩国影视行业的发展情况。
  南杨州电影制片厂(KOFIC Namyangju Studios,又译南杨州综合摄影所)位于首尔市郊区的山上,从市区乘车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这里绿树葱茏,空气清新,是亚洲唯一的根据剧本一站完成从摄影到后期制作的电影制片厂。它既有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外景地,又有各种规模的制片室,加上摄影、照明、服装、道具等,具备了电影拍摄所需的一切设施。7月25日上午,代表团成员参观了传统韩国住宅和民俗村场景,在电影文化馆了解了电影史、器材、制作过程等电影相关信息,体验梦境和想象,感受到韩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7月25日下午,代表团成员来到《大长今》主题公园(即“大长今村”)参观学习。该公园由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MBC特别企划,是电视台为拍摄《大长今》所建造的外景舞台。从2003年9月到2004年3月,《大长今》在这里完成拍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主题公园的外景工程非常庞大,包括了饮食御善房、厨房、大殿、大妃殿、退膳间、狱舍、客舍等建筑,并摆放了拍摄时使用的器具两百多种。代表团一行在这里看到了《大长今》里出现的真实场景,体验古代韩国宫廷的生活,了解韩国的古文化。
  中国大学生对“韩流”的兴趣引起了韩国媒体的关注,数位记者先后采访了代表团成员。7月27日,韩国知名报纸《中央日报》报道了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的活动,并配发了图片。

 

 

清溪川畔访财团


  离开《大长今》主题公园后,7月25日下午,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到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总部参观访问。财团是此次中国大学生记者访韩活动的邀请方,为确保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财团事务处长柳在沂先生热情地欢迎各位中国朋友的到来,预祝大家在韩国的采访取得圆满成功。代表团团长侯衍社博士向柳处长介绍了代表团访问国会、参观《大长今》主题公园等活动的情况,对财团周到细致的安排和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柳在沂处长在北京住过八年,曾经任职于韩国驻北京大使馆,也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进修过。他到过除江西以外的中国所有省份,在多所大学做过演讲,和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各个阶层人士有着广泛的接触,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说,中韩两国有着文化上的相似性和经济上的互补性,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今年9月上旬,韩国的首尔、釜山等城市将同时举办“中国电影周”,财团在这方面有着密切的关注。柳处长还介绍说,明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财团也将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
  说起中国,宾主之间总是有着太多的共同话题。柳在沂处长对中韩交流相关的数据信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颔首赞许。柳处长回答了学生记者的提问,最后向代表团全体成员赠送了礼物。侯衍社团长转达了中国高校报业协会程天权理事长的问候,并代表中国大学生青年学生采访团全体成员向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表示衷心感谢。
  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总部位于首尔市中心的清溪川畔,这里高楼鳞次栉比,商业气氛浓厚。清溪川在1947年被填平,后来上面盖起了现代化的高架桥。随着韩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挖清溪川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10月1日,高架桥全部被拆除了,清溪川重新开通。花旗银行、友邦保险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摩天大楼和水流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相映成趣,这儿成了首尔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代表团成员沿着清溪川缓步而行,亲身感受到了韩国人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付出的努力。
  晚上,财团在清溪川旁边一家酒店隆重设宴,款待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一行。柳在沂处长和大家举杯共饮,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精彩演出动人心


  主办方安排了丰富的文艺演出节目,受到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的热烈欢迎。他们走向剧场、走进韩国观众,感受韩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7月25日晚上,代表团一行在首尔市贞洞剧场(CHONGDONG THEATER)观看了韩国传统文化演出。该剧场隶属韩国文化观光部,代表了韩国最优秀的传统演出,每天上演一次。歌剧演出虽然形式简单,却声情并茂,在沙哑的嗓音里包含着纯粹的情感。三鼓舞把舞蹈、音乐完美融合在一起,身着传统服装的女鼓手时站时蹲、时仰时跪,相互隔绝而步调一致,敲出了来自大地深处的乐音,舞出了发于内心的满腔豪情。室内乐、太平舞等节目舞姿多变,节奏和谐,各有妙处。表演结束后,演员们来到广场上,和观众展开亲密的互动交流。
  和贞洞剧场的传统演出相比,乱打剧场(NANTA THEATRE)的表演更有现代生活的气息。7月26日晚上,代表团成员观看了别开生面的《乱打》秀。该节目于2003年9月在纽约问世,甫一推出便大受欢迎,已经在35个国家的170个城市里演出过,现在是赴韩外国人观看最多的演出。《乱打》是一场发生在厨房里的哑剧,共有餐厅经理、大厨、女厨师、性感男厨师和小伙计五角色。他们动用了锅碗瓢盆、刀叉勺铲、水管推车、拖把风扇……厨房里一切可以使用的器具,通过敲击、摩擦等手段,制造出独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演员们把土豆当棒球,把西瓜当篮球,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参与热情,把演出办成了一次狂欢。
  大学生们纷纷表示,观看这些节目之后感觉非常过瘾,对韩国的演艺娱乐事业有了更加细致入微的体验。

 

 

游戏公司新体验


  韩国的游戏产业是政府着力扶持的项目,在世界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7月26日上午,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采访了游戏开发企业WEBZEN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奇迹MU》曾经是中国市场上最成功、最火爆的3D网络游戏。
  WEBZEN公司的同事向代表团成员介绍了相关的情况。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总部位于首尔市,现任CEO为金南州。几年以来公司发展迅速,于2003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全球范围内共有员工930多名。WEBZEN致力于发展在线游戏产业,在线游戏《奇迹MU》拥有超过五千万人的用户。目前,WEBZEN的服务覆盖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8个项目处在研发之中。它在中国拥有两家分支机构,其中网禅(上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是WEBZEN在中国地区的游戏开发中心。WEBZEN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在线游戏行业的领军公司。
  代表团成员考察了WEBZEN公司正在开发的一骑当千、Huxley、APB等游戏,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目标用户群等情况,《一骑当千》的动感故事、《SOUL OF THE ULTIMATE NATION》的诡异风格以及《PROJECT WIKI》里多样的情感表达都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他们参观了产品企划部、人物设计部、背景设计部等核心研发部门,在现场感受游戏的开发过程。有关人员介绍说,每个产品都要经历准备、制作、测试、销售和服务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公司都会通过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WEBZEN公司的员工并非都来自计算机系,物理系、植物系、美术系等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受欢迎。
  最后,代表团一行还前往WEBZEN公司的在线体验中心,感受几款新游戏的玩乐趣味。身着铠甲、手持长剑的游戏人物来到了现实,年轻的大学生纷纷和他站在一起留影。临别时,WEBZEN公司向代表团成员赠送了音乐CD、文化衫、鼠标垫等特色礼品。

 

 

师生共聚相谈欢


  7月26日下午,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一行来到韩国国立艺术大学,访问影像学院院长金弘准教授,和当地的留学生、学生导演、学生记者等举行座谈会,深入了解韩国大学的情况。
  韩国文化观光部在1990年宣布,作为韩国文化事业发展十年规划的一部分,将组建一所艺术学校,韩国国立艺术大学(the Kore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KNUA)由此而诞生。随着韩国国立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在1993年的成立,KNUA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截至2000年3月,包括音乐学院、戏剧学院、影像学院、舞蹈学院、视觉艺术学院、韩国传统艺术学院在内的六个学院已经全部建成,并且都开设了本科和硕士学位的课程。现在,KNUA已经成为韩国文学艺术教育的摇篮,每年都吸引着众多优秀的学生。
  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中国多所大学有着合作的关系。该校有AMA国际交流项目,在亚洲各国选拔优秀的学生到韩国深造,并提供资助。目前亚洲总共有37名外国学生通过AMA项目进入KNUA学习。两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李孟宇、李琪向代表团成员介绍了她们在韩国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到毕业的时候,她们将拿到在中国的大学和KNUA两所大学的学位证书。
  金弘准教授回答了中国青年记者的近十个问题,就大家都关心的影视方面的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金教授很早之前就对中国的电影有关注,喜欢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他认为,在评价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时候,艺术的标准和产业的标准很难完全分开,两者都出色才算是好电影。韩国的电影能够在世界上取得成功,那一面是因为运气好,同时也与韩国的经济增长和民主化运动密不可分。在金教授看来,艺术的精髓在于感动;作为一位创作者,第一个观众就是自己,作品首先要使自己感动,这样才能为更多的观众所接受。
  来自影像学院的学生导演具赫吞与中国大学生们分享了他的电影短片《跳》(Jump)。这是他在北京拍摄作品,男主角来自韩国,其他演员和摄影、剧务方面的工作人员都来自中国。《跳》是中韩两国学生合作完成的作品,内中蕴含的是不分国界的交流、心心相印的主题。具赫吞讲述了他在导演这部作品时的很多细节,也回答了众人的提问。随后,七位来自校报的学生记者和中国的同行们举行座谈会,共同交流在关注社区新闻、编辑版面方面的心得体会。
  在参观了影像学院的配音室、转播室、数码编辑室、动画制作部、摄影器材库房等之后,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结束了一整个下午的采访,带着沉实的收获和感激的心情离开了韩国国立艺术大学。

 

去康津郡看农村


  繁华的首尔市让代表团成员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韩国农村的发展状况也牵动着年轻学子们的心怀。7月27日,中国青年学生代表团驱车六小时前往康津郡,对当地的现代农业、文化遗迹等展开了考察。
  康津郡隶属全罗南道,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面积近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四万五千人。这里既有传统的农业、渔业和畜牧业,也有靠先进技术支撑的现代农业。康津郡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遍布全郡的文化胜迹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游客。中国大学生的到来受到了康津郡政府的热烈欢迎。他们为代表团准备了旅游图和介绍资料,请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公务员作导游,并把代表团成员安顿在一所富有韩国风味的宾馆里休息。
  代表团一行沿康津湾游览了海边的景致,而后参观了白莲寺、茶山草堂、丁若镛纪念馆等名胜古迹。丁若镛(1762-1836)号茶山,是韩国实学的创始人,著有《牧民新书》《经世遗表》等,影响广泛,在韩国备受尊敬。与丁若镛先生有关的茶几、假山、泉水等遗物和遗迹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代表团成员都为韩国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付出的努力深表叹服。
  7月28日上午,代表团成员先后访问了月出山无为寺、茶园、全罗兵营城地、荷兰人漂流地等,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的了解。无为寺初建于1430年,雕梁画栋,古朴典雅,被列为韩国建筑国宝第13号。康津郡盛产茶叶,年产量150吨,每年的营业额达21亿韩元。全罗兵营城地是朝鲜王朝时的行政和军事中心,已经被毁坏,只剩下废墟;从现在到2010年,康津郡和韩国中央政府将共同投资,把城地恢复成原来的景观。在荷兰人漂流地,代表团成员走过又宽又长的“一胡同”,考察了荷兰人哈密尔留下来的高大而结识的石墙。
  在茶园里考察的时候,代表团接受了闻讯赶来的韩国MBC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侯衍社团长说,中国大学生来韩国访问,关注的问题非常多。在前面几天的考察中,他们采访了李丙勋导演、参观了《大长今》主题公园,对韩剧有了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韩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代表团通过亲身的体验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有了新的看法。侯团长还说,韩国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会对中国正在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第二天早上,MBC电视台播出了对中国青年学生代表团的采访录像。
  7月28日下午,代表团一行来到Art-farm农场,了解韩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据农场主金钟云先生介绍,这里的设备从荷兰引进,初投资35亿韩元,年营业额约10亿韩元。政府对农场有很多扶植的政策,投资额的40%是由银行提供的贷款。该农场只生产红辣椒一种产品,个头统一,色泽鲜艳,九成以上出口日本;在普通的超市里,一只辣椒的售价折合人民币约10元。因为农场里全部实现了电脑控制和自动化作业,所以只要8名农民就可以运作全部的25亩作物。金先生带领记者团参观了Art-farm农场,并在会客厅里回答了学生记者们的提问。
  随后,中国青年学生记者代表团游览了正在建设的美港码头,参观了康津青瓷博物馆,和当地群众一起参加了全罗南道第一届工艺文化节开幕式。康津高丽青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釉彩亮丽,色泽鲜艳,时在如今依然畅销国内外。代表团成员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瓷器的乐趣。工艺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有三四十个售卖瓷器和其他工艺品的小亭子,很多官员、农民、商人都来参加庆典活动。中国的大学生们加入庆贺的队伍,感受到了广场文化的魅力。
  在参加全罗南道第一届工艺文化节开幕式之前,康津郡守接见了代表团一行。他欢迎各位中国的朋友来到康津郡,祝愿大家有个美好的行程,一切都顺利。侯衍社团长致答谢辞说,大家对康津郡印象非常好,感谢郡政府的热情款待,这里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康津郡守送给代表团两盒当地出产的大米做礼物。他饶有兴趣地说,康津郡出产的大米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大米。

 

 

期待来年再访韩


  结束了在首尔市和康津郡为期一周的访问后,7月29日,中国青年学生代表团一行前往仁川国际机场,准备返回中国。代表团成员填写了韩国国际文化交流财团准备的调查问卷,纷纷表示对此次韩国之行感到非常满意,回国之后将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和更多的同学、朋友一起分享。
  财团国际事务组主任崔奇永先生前往机场为代表团送行。他代表KOFICE再次向中国大学生们赠送了礼物,祝愿各位学业猛进,踏入社会以后步步高升。在机场入口处,崔主任和代表团成员合影留念,而后一一握手言别,希望大家一路顺利,后会有期。
  中国青年学生代表团团长侯衍社博士感谢崔奇永主任前来送行,感谢财团对这次活动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他说,崔主任的话情真意切,充满了远见,大家一定会对这次访韩活动留下长久而美好的印象。期待着中国高校报业协会和韩国国际文化交流财团有更多的合作,期待着大家有机会再次访问韩国,也欢迎各位韩国的朋友多到中国看看。
  晚上,大韩航空公司KE8853次航班载着代表团全体成员离开了韩国这片热土。中国大学生们把回忆留在韩国,把友谊带到中国,一定会在中韩人民交流合作的史册上留下精彩的一页!


                 
   
(撰稿:上海交通大学  董少校。初作于2006年8月,2007年7月27日公布,纪念访韩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