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电信学院迎新活动助家长渡“空巢”难关
( 网络版,返回
)
在家生活了18年的宝贝孩子离家去上大学,小明妈妈变得唠唠叨叨,生活索然无味,以后“空巢”的日子可怎么过呢?9月9日是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新生报到的日子,电信学院举办家长会,为新生家长上演了一场心理情景剧,关注他们长对自身角色的适应,努力让家长和老师携手合作,共育英才。
辅导员和四五位大学生共同表演了这档亲子节目。小明的妈妈一天到晚打电话给他,弄得他心情有点沉闷。同寝室的小许则为生活费发愁,郁郁寡欢。他们模拟了寝室和家庭里的几个场景,反映了新生对校园生活的不适应、家长对孩子的牵挂两大难题。辅导员走近同学,帮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也和家长加强沟通,引导他们的生活步入正轨。这部简短而意味深长的心理情景剧展示了新生在校园里的酸甜苦辣,也给现场的五百位家长带去心理的按摩。
学生家长叶先生看过演出以后说:“作为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头包到底是不应该的;但人家送你不送,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我还是来了。”家在上海的徐先生表示,送孩子来学校并不是代替他做杂活,铺床拖地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他不过是来校园里看一看。“就是给孩子一点适应期,自己也心安理得;到此为止,以后就独立了。”
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仰颐老师认为此次活动很有意义。学生的成长不单是学校的事,把孩子的“原生地”也关注进来,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变革。关注新生家长的心理状况,让家长变得更成熟、更理性,这将会有助于他们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也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电信学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刘晓明老师策划了这个节目。她认为,新生入学后遇到适应方面的问题是正常现象,家长面临情感的缺失和生活重心的转变也是难免的。新同学需要帮助,家长也需要调整心态,共同成长。刘老师表示,接下来电信学院还会进行亲子“鸡蛋飞行器”制作大赛,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理解;以后他们也会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给家长带去更多的关怀。
此次心理情景剧从创意到制作都得到了电信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绍平老师的大力支持。在家长会上,她回顾了电信学院历年来取得的荣誉,介绍了家长关心的学生党建、奖学金、直升研究生等情况,并着重强调了学风问题,倡导实现“家校合作、共育精英”的目标。
(发表于2006年9月11日《上海交大报》。编辑:郑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