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针对安全出口被锁死等隐患,专家指出

校园防火勿存侥幸心理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让人痛心。复旦大学近日举行专家座谈会,反思这场灾难,提出当前一些学校存在安全出口被锁死、电热水器疏于管理等安全隐患,不少学生在消防演练时走过场,亟须改进校园日常管理,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一些学校为了防盗,平时把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消防通道锁起来,只留少数出口。复旦大学保卫处副处长沈明华分析:“很多人认为防盗重于防火,通过胶州路大火可以看到,火灾引起的损失可能远远高于失窃的损失。”专家表示,学校应不断加强教学生活设施的管理,把防火防盗的功能都考虑进去。

   部分学生公寓没有安装电热水器,学生往往私拉接线板,用电热水壶烧水。专家分析,这种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忘记拔下插头,水烧干之后极易引发火灾。有关专家表示,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一定要跟上,采取有效监管措施。

   很多人认为火灾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存在侥幸心理。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周楚指出,“小概率”是对整体而言的,落在个人头上就是百分之百。如果平时缺少演练防范,灾害发生时会变得慌张,情绪交织和紊乱,导致行为不能自主;假如具备救助常识,就会对自身状态有较明确的认识,不至于在危机面前惊慌失措。

   (发表于2010年11月25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