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八万世博园区志愿者用微笑和服务赢得世界赞许——

“小白菜”交出完美答卷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记者 董少校

  10月31日发自上海

  对于东华大学“小白菜”王旭来说,今天是特别自豪的一天,也是充满伤感的一天。因为,她收获了最多的“你们辛苦了”,感觉格外欣慰;同时,随着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她的志愿服务之旅也画上了句号。

  在刚刚过去的184天里,共有79965名园区志愿者为世博会提供服务,其中约九成来自高校。因为身着白绿相间的制服,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小白菜”。志愿者们始终坚持微笑服务,用真诚、热情、高效的服务传播城市文明理念,展现了青年一代的风采,彰显出东道主的良好形象,为世博会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感谢您来参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见!”在夜幕笼罩的世博园6号出口,站立了数小时的上海交通大学“小白菜”们依然精神饱满。他们挥动着自主发明的“夜精灵”指引棒,显示出“晚安”、“出口”等字样,还唱起“晚安世博”歌,用创意和真情与最后一拨游客道别。游客们纷纷说:“你们辛苦了!”“再见!”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从世博会试运行开始,“小白菜”们就上岗了,全心服务在各自的站点,用青春和责任奉献世博。53所高校的大学生展开接力,经历了盛夏的炎热和初冬的寒冷,始终豪情满怀,斗志昂扬。上海交通大学的“小白菜”努力践行“为祖国站好一班岗”的誓言,在一个月的服务周期中,做到了零退出的高出勤率,面对103万人次极端高峰客流依然从容应对,展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除了在园区服务的“小白菜”,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小蓝莓”、为志愿者提供支持保障的“小水滴”也全力以赴,并在服务世博的过程中经受了历练,更加成熟自信。东华大学“小水滴”邵正达刚读大一,距家只有10分钟路程,但他在半个月里却未曾回家一次。为了赶制表彰志愿者用的礼品,他曾连续40个小时没睡觉;任务完成后,心中溢满了巨大喜悦。小邵说:“我从这里学会了什么叫坚持,把原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对不少“80后”、“90后”的大学生而言,参加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发自内心的选择。“小白菜”王学保比身边同伴起床更早、睡觉更晚,他每天在世博园地铁口为来往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经过风吹日晒,脸明显变黑了。每当看到游客面露难色却不好意思发问的时候,他总是主动走上前,问他们是否需要什么帮助。王学保感触最深的是,只要真心地面对游客,心中就会觉得满足。他说,为期两周的世博服务经历,对他的一生都是难以忘怀的精神财富。
 

   (发表于2010年11月1日《中国教育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