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健全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保障机制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记者 董少校

   新学期伊始,《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致力于全面深化上海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意见》将从2019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关于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保障相关内容体现出创新性和前瞻性。

   近年来,上海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序实施,课程的基础性育人作用得到巩固。同时,相关运动意外伤害保障机制不完善制约着学校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上海为此聚焦重点,积极探索构建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综合预防和处理机制。

   在加强教育装备方面,《意见》提出,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不断完善学校人防、物防和技防安全地方性标准并推进实施。建立学校安全事项专项认证及采信推广机制,对学校使用的关系学生安全的设施设备、教学仪器、体育器械、餐具食具、校服等,按照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或自愿性产品认证规定,做好认证工作,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上海提出,完善多元化事故风险分担机制。市、区教育部门统一为全市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幼儿园在园幼儿购买校方责任综合保险,所需资金,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市、区财政和民办学校举办者保障落实。引导家长根据自愿原则参加保险,分担学生在学校期间因意外而发生的风险。鼓励各种社会组织设立学校安全风险基金或学生救助基金,健全学生意外伤害救助机制。通过各领域、多元化的保险机制,充分发挥保险在化解学校安全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

   此外,《意见》还明确,在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全面开展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班主任初级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幼儿园与小学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师资培训。

   近年,上海在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综合预防和处理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做法。

   2016年3月起,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下,上海率先试点推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均可自愿参加《基金》,能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注册学生为被保险人。《基金》专项针对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进行保障,内容涵盖意外身故、猝死、伤残、医疗费用等四项责任。《基金》的赔付以学校体育运动意外事故是否发生为依据,不以责任认定为依据。

   据了解,《基金》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家长、学校及学生各方的后顾之忧,形成学校积极组织、家长真心支持、学生乐于参与的校园体育运动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终身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还编制《学生校园体育运动安全手册》(小学版和中学版),供广大师生阅读,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的科学认识。

     (发表于2019年2月26日《中国教育报》 第4版。转载: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