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住处有保证,心里就踏实了”

——上海交通大学建公寓为青年教师解住宿难

( 网络版返回


  推门进入房间,立刻感到这是一个温馨宜居的好地方:阳台、卫生间布局合理,屋里不仅有床、书桌、衣柜、书架等家具,液晶电视、空调、冰箱、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青年教师高博彦第一次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新公寓,十分欢喜,迫不及待地拍了照片,与亲朋分享。家人说:“你在那边住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在融融春日里,上海交通大学迎来建校115周年,青年教师公寓也正式落成。近日,高博彦从校领导手里领到钥匙,幸运地成为首批入住者。新公寓为6层单体建筑,共有173套房间。底楼设有会客厅、健身房、洗衣房等,为入住者提供酒店式管理服务。这里和校区只隔一条马路,交通十分便利。

  高博彦在南京读大学,2010年硕士毕业后来到上海,成为上海交大食品系一名教师。刚落脚时,他和朋友合租了学校附近的一处两居室,像样的摆设只有床和热水器,租金却要每月1600元,这对他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刚刚参加工作,收入很少,可花钱的地方真不少。至于买房子,更是想也不敢想。”两个多月后,高博彦搬到学校的教师公寓。租金是便宜了,但因为旧公寓“年岁已久”,里面也没有配套家电,难称舒适。这次新公寓落成,他再次提出申请,如愿获得了新居。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说:“人才强校是学校创建世界一流的主战略,广大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依靠。学校多渠道募集资金,新建青年教师公寓,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在原有教师公寓的基础上,新公寓的落成大大缓解了青年教师的住宿困难。它专为青年单身教师打造,力求让教师们住得称心如意。新公寓建设质量过硬,还被评选为闵行区优质结构工程、“闵行杯”优质建筑工程。按照学校相关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可以使用5年,房租以评估价为基准按比例收取,开始每月只需200多元。

  “刚工作的前5年是人生的重要过渡期,既要立业还得成家。住处有保证,心里就踏实了。”高博彦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董少校 通讯员 曹杰

   (发表于2011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 转载: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