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红色作品凝聚爱党情怀

——同济大学辅导员以红色作品育人的故事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记者 董少校

  捧读散发着幽幽墨香的《党旗下的青春》,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辅导员马林海心潮难平,他说:“前后历经近一年时间,我们投入的是亲近党史、感悟优秀共产党员品质的赤诚,收获的是个人思想境界的升华以及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新路径。”

  《党旗下的青春》收录了建党90年来90位领袖人物、革命烈士、英雄模范、文艺作家以及同济校友的诗歌和散文,配以辅导员对这些红色作品的解读与感悟,畅谈蕴含其中的教育内涵和人生哲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品读经典,感受榜样的力量。

  重温优秀共产党人的伟大情怀

  在建党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做些什么,这是同济大学辅导员们的共同心愿。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想到精选一批文章,辅导员展开导读,进而推荐给大学生们。2010年7月,《党旗下的青春》的编撰工作启动了。

  很快,辅导员们就发现,编写工作困难重重:选择哪些人物?对应什么篇目?品读文章谁来撰写?同济130多位辅导员,选定领袖人物、革命烈士、英雄模范、文艺作家、同济校友五个板块,分别列出可能的人选,在校外党史专家、作家的协助下,逐步缩小比较范围,最终确定90人。

  “校友党员是凝聚师生共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资源。我们特别设置了‘同济校友’板块,就是要增强辅导员参与度,同时让学生读起来更觉亲切,在璀璨群星中看到学长们发出的亮光。”同济大学学生处处长祁明说。

  合唱歌词,给亲友的信,遗嘱,日记等各种形式的文字都可以成为优秀公产党员与今天的青年人对话的中介。在篇目的选择方面,辅导员们未必选录作者最有名气的作品,而是首先关注作品的思想性,兼顾其艺术性与文学性。翻览全书,周恩来的《我的修养要则》为罗列的条目,焦裕禄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言论摘录,任弼时的《冒险奋勇男儿事》是给父亲的信,李国豪的《战火纷飞中的留德生活》是四言诗等,不拘一格的体裁样式为全书增添了可读性。

  在人物模块的排列顺序之外,《党旗下的青春》还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理想信念、使命责任、立志成才、修身立业、亲友亲情等关键词提供索引,帮助大学生读者快速找到辅导员对特定主题的鉴赏感悟。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说:“以辅导员向大学生推荐阅读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们品读红色经典,重温优秀共产党人的伟大情怀,这是我校辅导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有效尝试,也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化的有益探索。”

  让爱党情怀自然地感化学生心灵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昕自始至终参与了《党旗下的青春》的编撰过程。他向辅导员们提出,“导读文章不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推导,必须贴近‘80后’、‘90后’的学习生活实际,找准互动的切入点,以事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爱党情怀自然地感化大学生的心灵”。

  这既是同济辅导员们的共识,也是撰稿时面临的巨大挑战。马林海坦言,很多辅导员已经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习惯,动笔作文动辄成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写完后自己都不愿多读,更别说去感染大学生了。“要打动别人,首先得打动自己,将心比心。这个撰稿的过程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马林海说。

  在《党旗下的青春》中,契合大学生心灵的读后感比比皆是。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中,辅导员陈一希、郑福辉由志愿军无私奉献的精神想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园里的“小白菜”们,认为志愿者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读过周逸群的诗《一生交给党》,外国语学院辅导员黄立鹤写了一份思想汇报,讲述对理想信念的新认识。一篇篇感悟从心底涌出,汩汩流向青年大学生的心田。

  “书里收入的每篇赏读作品都不长,有的大家很熟悉,但能够从辅导员的感悟中读出新意;有的是头一次见到,同样觉得可亲可近,富有感染力。”同济大学政治学专业研二学生张金亮说。他在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导读文章中,感受到一种争做当代风流人物的豪情,不由多了几分奋进的力量。

  党旗下的青春更加闪亮

  “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为同济大学校友,《党旗下的青春》收入了他的诗歌《血字》。今年早春时节,同济团委、校史馆共同举办“‘我也有新的生命’——纪念殷夫牺牲80周年诗文诵读会”。同学们或身着长袍,或身着红军军装,或身着中山装,以身临其境的场景、声情并茂的朗诵,将现场百余名师生带到了殷夫烈士为革命而奋斗的岁月。

  在编辑《党旗下的青春》的过程中,同济大学辅导员们开设了“党旗下的青春”主题博客,把编定的篇目陆续上传,借助网络与同学们展开互动。网友“天线”在读过《雷锋日记》摘录及《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的辅导员感悟后留言道:“雷锋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6月20日,同济大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七一主题党课,辅导员和大学生围绕毛泽东、方志敏、江竹筠、雷锋、李国豪的作品,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迎接党的生日,并作为《党旗下的青春》首发式。方志敏烈士之孙、江西省档案局副局长方华清出席这次党课,并为师生作了题为《让党旗下的青春更闪亮》主题报告。方华清对这种上党课的形式非常赞赏,他说,借助于对红色作品的解读、诠释,共产党员前辈的精神在年轻学子心中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是对建党90周年的最好纪念。

   (发表于2011年6月25日《中国教育报》第4版。 转载: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网新民网凤凰网浙江在线中国烟台网无锡阿福台中国辽通网先锋教育网同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