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地方政府主导学前教育
 

( 网络版返回


   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 董少校)“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中平均80%来自政府公共经费,这方面国际经验值得借鉴。”今天,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提出,借鉴OECD国家的做法,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体系。

   戴立益介绍,OECD国家已初步完成学前教育一年制向三年制转变,并呈现出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的趋势。OECD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直接办学,约有三分之二的儿童可进入公办教育机构接受学前教育;第二种是对特殊群体家庭实施教育补贴。

   “应明确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形成以公办为主、多元化财政资助的发展格局。”戴立益在提案中指出,要大力增加公办幼儿园园位,为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提供教师工资及社保待遇、生均经费补贴、经常性运营补贴、在职培训经费及优质教育奖励资助等多种财政资助,并向非营利性机构倾斜。建立贫困地区、低收入家庭、孤残等弱势儿童群体学前教育费用的减免机制。

   戴立益提出,部分地区可优先确保弱势儿童学前一年或两年的免费教育,逐步向三年延伸、向更多人群辐射。有条件的省市可直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免费政策,逐步减轻弱势儿童家庭在幼儿教育上的经济负担。

   在学前教育课程方面,戴立益建议,积极指导地方课程的编写和实施,促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工作;与小学教育衔接,有效地转变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在加快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戴立益提出,应完善学前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扩大本专硕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方向招生,建立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跨专业培养机制。建立学前教育的教学助理和保育员的专业资格认证机制。

   此外,戴立益还建议,系统构建学前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养机制,为公民办教育机构从业人员提供教科研活动及专业进修机会,提升学历和专业水平。建立学前教育从业者的职称评定体系,建立公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互助、师资互访机制。

     (发表于2019年3月5日《中国教育报》 第6版头条。转载: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手机版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