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下企业挂职可算工作量 向企业教师发放津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培养能教学懂工程师资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吴训成这几天心情很激动,他带领师生团队为企业设计的汽车变速器将进行最后的试验,定型生产即将实现。“这项课题得益于我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不仅让自己和其他年轻教师提高了工程能力素养,也让参与其中的研究生获益匪浅。”吴训成感慨地说。

  多年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坚持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注重加强师资建设,让教师具备工程实践的背景和经历。学校“外推内拉”强师资,一方面推动本校教师走出去,让年轻教师和资深教师都深入企业接地气;另一方面采取灵活措施,把企业工程师请进来。一支能教学、懂工程的师资队伍活跃在校园内外,为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强支撑。

  “社会在不断进步,企业里的工程技术、管理手段每年都在更新,如果教师局限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跟上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进步,难以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说。

  学校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新进教师须具有在企业顶岗挂职一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有过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也要不定期“回炉”接受再锻炼,企业工程实践经历列入教师晋升的必备条件。为了提高教师下企业的积极性,学校规定,在企业挂职锻炼计入工作量,工资奖金照发。对于不能完全从教学任务中脱离的教师,学校在排课时给予优先考虑,尽量集中上课,以便腾出更多时间。2011年,该校有42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或挂职锻炼。

  2009年,吴训成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兼任技术中心主任助理。他不仅到项目管理部、变速箱部、底盘部、试制实验部等关键部门轮岗,还参与公司会议,讨论解决技术难题,并有机会到上下游企业去考察交流。挂职半年后,吴训成得到了汽车制造管理技术的大量一手资料,直接应用于汽车底盘构造教学。

  得益于这次挂职锻炼,吴训成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建立联系,自2010年6月开始,他受公司委托研制新的变速器。他带领由7名教师、5名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开展这个项目,几乎每周都要赴企业与技术部门讨论。这个团队里的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贴近企业需求的工程训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汽集团、申通地铁、上海航空等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打通了校园教师进企业、企业教师进校园的渠道。多年来,学校在引进师资时,优先聘用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优秀教师,积极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及具有高学历的技术骨干。此外,学校还出台相关政策,既给名分又给待遇,激发企业教师进入学校兼职,参与课程教学、教材建设、实验指导等教学改革工作。

  经过遴选,学校为企业教师颁发兼职教授等聘书,并向他们发放专项课时津贴,额度比本校教师一般水平还要高。通过柔性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成为一支重要的教学力量,工科学生的专业课有60%为企业教师完成。在刚刚毕业的2011届学生中,来自15家企业的49名高管或高工与本校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学校将进一步改革探索,让更多教师走出去接受锻炼,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保障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汪泓说。

   (发表于2011年8月10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转载:搜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