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校党建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上海曹杨二中马列协会成立34年引领青年学子红心向党

180多名学生党员从这所中学走出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记者 董少校

   “‘要手心向下,多帮助别人,而不是手心向上,向别人索取。’这是全国道德模范曹道云说过的话。访谈他后,我不仅完成一次记录,而且精神上获得很大激励。”作为青少年学习马列主义协会的一员,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高二(7)班学生郭翀说。

   曹杨二中“马协”成立至今34年,以党组织领导学生社团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累计培养了180多名学生党员。

   曹杨二中“马协”由学校党总支领导,年级党支部负责“马协”日常工作,每个班成员构成基本的理论学习小组,形成三级活动网络。“马协”成员选拔方式为个人申请、年级推荐、学校审批,每个班级有十几名,全校有200多名。

   政治理论学习与主题实践活动是曹杨二中“马协”开展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3年中,学生要参加一系列考察实践活动:高一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生存训练;高二去甘肃会宁、河南兰考学农考察;高三去嘉兴南湖举行成人仪式……在这些活动中,都会安排“马协”成员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环节,在仪式中开展朋辈之间的理想信念教育。

   今年4月,“马协”成员三人一组,访谈学校所在普陀区的8位老党员、退休劳模、道德模范。尽管5月初就要进行地理、生物科目的高考,然而他们还是出色地完成了视频采集、访谈整理任务,并写下活动心得。

   曹杨二中高二(11)班学生江添琪也参加了访谈活动,与有着64年党龄的张铃对话。“他拿出退休工资办了微型党史馆,用旧报纸、党章、纸币等藏品展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展现了坚定的初心,他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

   学生在“马协”学习多种模块党课,进入大学后准备入党,这些党课是不是还要全部从头学一遍?有没有可能把高中的表现带到大学去?

   曹杨二中党总支书记侯文英说,由于正式的学生档案管理严格,在校期间的一些政治理论学习经历和思想表现不一定能体现进去,学校探索推出了“红色档案”。

   “红色档案”平时记录收集学生参加学习实践的经历和表现情况,特别是与入党直接相关的培训、课题研究等,毕业之际密封起来,由学生带给即将入读的高校。目前,曹杨二中已向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传递“红色档案”,打通高中与高校党建壁垒,实现一体化培养学生党员。

   “引导青年人向党组织靠拢,并最终入党,是一项选苗、育苗的重要工作。”侯文英说,假如高中学校弱化或放弃学生党建工作,那么很可能错过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里很可能出现大一、大二没有或很少涌现学生党员的情况,给高校的党建与人才培养带来被动局面。“希望更多部门关心高中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激活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滋养学生的正气青春。”

     (发表于2018年7月1日《中国教育报》 第3版。 转载: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