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补齐高层次人才培养短板

上海音乐学院试点培养表演专业博士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要不要培养博士层次的音乐表演类人才?上海音乐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要!近日,该校率先启动表演专业博士培养试点,设立表演专业博士学位点,同时与国外高校合作培养经过行业认证的博士层次高级演奏家。

   “目前国内表演学科最高只有硕士学位,没有博士。与欧洲和美国相对完善的培养体制相比,博士层次的缺失是我国音乐高等教育体系的一块明显短板。”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说。

   上海音乐学院将依托现有博士学位授予体系招生,在入校后偏重专业博士的要求进行培养。探索设立表演专业博士学位点,包含指挥艺术、声乐表演、弦乐演奏、钢琴演奏、民族器乐表演、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等方向,2018年率先在弦乐(小提琴)表演艺术研究和声乐(美声)表演艺术研究两个方向进行招生。

   据介绍,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男中音廖昌永领衔的声乐(美声)表演方向,以及俞丽拿教授领衔的弦乐(小提琴)表演艺术研究方向,都是该校传统优势学科,由此进行表演专业博士培养试点,有望树立起学科建设的标准和标杆。

   行业认证是培养博士层次音乐表演人才的另一条路径。上海音乐学院与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HfMT)达成协议,双方联合培养高级演奏家,项目学制为两年,学生第一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第二年在HfMT,完成学业后颁发质量标准与HfMT现有标准完全一致的证书,相当于行业内的博士学位。

   获得高级演奏家文凭的标准,不是完成学术论文,而是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与乐团合作完成协奏曲音乐会,将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相结合。

   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张巍正在开展音乐艺术博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研究。他说,培养博士层次的音乐表演类人才是国际潮流所趋,上海音乐学院将展开探索、积累经验,推进表演专业博士在中国的落地生根。

     (发表于2017年11月25日《中国教育报》第3版。转载: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