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张梦毅:弃读研究生,甘当孩子王

( 网络版返回

 

  当一个问题提出来,班上就举起一只只稚嫩而欢快小手。前不久,上海市柳营路小学五(1)班教室里,师生们用英文进行着热烈的互动,学习“寻找失物”单元。

  “我们的英文名字都是张老师起的,听她喊我们英文名字,感觉特别好,所以我也很乐意举手回答问题。”坐在后排的陈东琴说。

  “张老师”名叫张梦毅,一个24岁的大女孩。从她结缘上海市虹口区柳营路小学到现在,已经两年过去了。偶尔回头想起这期间走过的路,张梦毅感到很充实,她为孩子们的懂事和学业的进步感到欣慰,尤其享受被他们需要的感觉。

  张梦毅大学读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当时一心想继续深造。她专业成绩排名第四,本可以直升研究生,不料机会被一位支教归来的同学占去了。于是她报名考研。考试前夕,张梦毅因着凉而病得厉害。强打精神走进考场,结果英语考试还剩两篇阅读理解时就两眼昏黑,无法继续答题。这让她十分气恼,心想没什么读研的希望了。第二天,她身体变好些,还是去参加了专业课考试。

此后,张梦毅四处投简历找工作,得到了进入柳营路小学实习的机会。这里的学生100%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五湖四海,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礼仪素养也总体欠佳。一些年轻教师将此视为畏途。张梦毅却慢慢喜欢上这群孩子,和他们在一起,体会到了“做教师”的味道。

  春游的时候,几件小事带给张梦毅很大的触动。出发前,她所带的班级被安排在不同的车上,两边同学都争着说:“张老师,坐我们这辆车吧!”到了游玩的地方,孩子们把身上的食物都拿出来,放到桌布上。一名家境并不富裕的学生带了八九个鸡翅,一个一个分给别人,自己却没的吃。张梦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这群孩子非常朴实,一点也不自私,真是太可爱了,我应该和他们在一起。”

  考研成绩公布出来,张梦毅出人意料地榜上有名,但她内心的天平已偏向于孩子们。她在心里权衡着:教师是一种很理想的职业,和学生在一起非常幸福,就算读完研究生出来,最好不也是这样吗?甚至可能找不到类似的工作。导师和家人开始认为,应该追求更高的学历,但听了她的想法后,都很赞成她的选择。

  2009年夏天,张梦毅放弃读研,正式加入柳营路小学,教英语并担任班主任,当起了“孩子王”。她把精力扑入教学中,帮农村来的孩子跟上城市的步伐。

  学生的转入与转出在柳营路小学是家常便饭。对于新来的同学,语文和数学的衔接不是难事,英语要跟上则往往十分困难。这是因为,上海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外省市很多学校则三年级才开,甚至更晚。大崔和小崔兄弟插班进入四年级,连26个字母都没学过。张梦毅不厌其烦帮二人“开小灶”,让他们不必留级而赶上进度。一年多过去,兄弟俩已可以基本跟上班里全英文授课的节奏,成绩也都在75分以上。

  有一次,张梦毅放学后留下来给薄弱生补习英语,晚托时间过了,还是意犹未尽。这让等在校门口的家长非常不高兴,说耽误了时间,没考虑他们的感受。张梦毅委屈地哭了,心想补课明明是为了学生,出力不讨好。过后她了解到,孩子家长是钟点工,多等一个小时,就要少赚一个小时的工钱。她理解了家长的苦衷,心里变得舒缓,下次遇到补课,就提前告诉家长晚些到学校接孩子。

  来自教研部门和网上的课件资源非常丰富,不过张梦毅坚持,要让外部的资源适应学生的需求,进行加工改造,而不能生搬硬套。她使用纸质的笔记本,把板书内容写下来,反复琢磨。在家里,张梦毅让爸爸扮演学生,她模拟讲课。她说,“对着镜子似乎没感觉,真人可以有互动,效果好多了。”站上讲台,不必看教案,她就可以把整堂课上完。

  作为五(1)班的班主任,张梦毅几乎把班上所有同学家访了一遍。陈东琴说,“张老师很好的,和我妈商量我升学的事,还要我多练习听力。”她的家在闸北区,附近有几所小学,但她还是乐意在这里上学,对她来说,张老师是莫大的吸引力。

  工作两年,张梦毅在柳营路小学收获了同学们成绩的提高,找到了被爱、被需要的感觉。学生从家里拿来电视天线给她当教鞭,在教师节送来自编的手链,在圣诞节献上手工做的贺卡,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无边的幸福。她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认可,从新学年开始,担任英语教研组组长。

  张梦毅说:“当初选择做教师,这步我是走对了,放弃读研究生没什么可后悔的。孩子们的需要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去攻读硕士,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本网特约记者 董少校

   (发表于2011年9月6日上海教育新闻网“榜样教师”。 责任编辑:刘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