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电视大学发展“学习小组”提高学习成效
( 网络版,返回
)
本网讯(特约记者 董少校 通讯员
秦晋)在开放的环境中,如何保证成年学员学得有劲头、不掉队?上海电视大学力推“学习小组”,倡导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目前学校共有各种学习小组4500多个,在校生大都成为各类特色小组的组员,互助学习蔚成风气。9月12日,上海电大举行了第二届百个优秀学习小组表彰活动。
崇明电大先锋学习小组共有12名成员,包括企业职工、交通执法员、小学教师等,身份个性不同。学习小组编织起他们的友情,各行各业同学同甘共苦,抱成了团。寒山寺的演煊刚走出寺庙进入电大课堂时很不适应,孤单无助,小组同学轮流陪伴她,还主动到寺庙里帮助她学习计算机。很快,演煊融入了集体。
上海电大的学习小组积极创新模式,探索长效管理的方法途径。金山分校的朝气小组针对课程制定了集中学习“三有三定”原则,即有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组长和副组长认真研究集中学习的最佳时机和频次,发现开学后、考试前增加频次效果最佳。在学习小组的带动下,18个组员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了95%,优良率达到了61%。
领导老师们积极投入学习小组指导工作中。杨浦分校校长史文卿担任新兴学习小组的指导老师,他说:“学习小组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体办学质量,是必须由校领导直接抓的重要工作。”南汇分校的周耀英是位80后年轻教师。学员们大多比她年长,但是大家对这个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硕士妹妹都非常佩服,启明星小组成立之初,特别请她当指导老师。周耀英组建了英语角,鼓励学员大胆开口说英语,还带领大家上街“捉虫”,把店招路牌的英语错误一一指出来,饶有趣味。
“学习小组”为成人学员解决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上海电视大学探索开放教育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成功尝试。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纽带建立起深厚的战友情谊、师生友谊,在工作和生活中长久获益。
(发表于2010年9月13日上海教育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