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理工三大中心启用 为学生带来更多便利
( 网络版,返回
)
本网讯(特约记者 董少校)“以往工程实习要到远处的科技园进行,现在不出校门就可以参加了,而且全天候开放,随时都可以去。”上海理工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金晶兴奋地说。前不久,该校学生发展中心、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同时建成启用,大大丰富了同学们实训拓展、休闲娱乐的空间。
随着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空间狭小、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制约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在上海市政府及市教委支持下,该校获得了一家电缆厂转让的土地及厂房。有些职能部门悄悄打起“小算盘”,希望“占地为先”。学校果断决定,把有限的土地、资金用在学生身上,让宝贵的办学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为此,上海理工大学把学生发展中心、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列入了2010年“十项实事工程”。
新建成的工程实训中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配备实训设备240台套。数控机床、钳工、焊接与热处理、铸造、特种加工等不同功能区域相继排开,其中不少机器设备为最新购置。搬迁及调试完成后,11月,学校即依托中心启动技能与创新竞赛,吸引了200多名同学的踊跃参与,2011年1月将决出优胜者。大赛不仅考验同学们在加工精度、工艺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还比试他们用现有材料制作出特色实物的创意,激发了他们在工程实践中参与创新的热情。
运行伊始,工程实训中心就设计全天候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由“学生服从工程实训中心”变为“学生提出需求进行机动排课”,只要学生提出预约,就安排师傅值班,开动机器。工程实训中心主任陈道炯告诉记者:“今后,中心将不仅开展规定的教学实训,还会进一步挖掘潜力,人尽其能、物尽其用,为培育创新人才发挥作用。比如开设快速成型与创新、特种加工等选修课,让那些意犹未尽的同学进一步增强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学生发展中心分为职业规划、学生资助、创意创业、心理健康、慈善义工、文化学术几个主要功能区,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分布其间,原先分散的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学校将在此基础上探索学生自我服务、参与学校发展的良性机制。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宽敞明亮,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乒乓球桌等一应俱全。它的建成使学校生均体育面积由3.85平方米提高到4.41平方米,大大改善了体育教学和竞赛活动的场馆需要。
随着“十项实事工程”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广大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分享到了学校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作为学生代表,金晶与各级领导共同为三个中心揭牌。他自豪地说:“这些场馆设施的启用给学生带来了便利,就像‘学生之家’一样。好钢用在了刀刃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路。”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爽表示,“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实施校区扩容规划,深入开展卓越工程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发表于2011年1月14日上海教育新闻网“高校时讯”。
责任编辑:刘晓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