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委托管理让青年教师更有奔头

( 网络版返回

 

 

陆文婷(左)在与专家张立戈探讨新学期教案。董少校 摄影

 

   本网讯(特约记者 董少校)“你看这合比定理、分比定理的推导,不是说把教材上的内容抄一遍、课堂上照着讲一遍就行了,一定得抓住设辅助参数的证明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前不久,上海市成功教育东沟实验学校(东沟中学)一间办公室里,老专家张立戈指着青年教师陆文婷的教案说。

  在东沟中学接受闸北八中委托管理过程中,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把教师送出去培训、把资深专家引入校园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提供机会,让他们经常得到专业的引领,收获成长进步。

  从讲授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到讲课时不同内容的时间分配,乃至例题和习题的选择,张立戈一一对陆文婷进行讨论分析。同样是在这间办公室,另外几位语文、英语等科目的老专家也在专注地审读着教案,不时把任课老师叫来一起讨论。这批专家每个星期都会来到东沟中学,带给老师们专业的指导,青年教师尤其是重点培养的对象。

  当初即将踏上工作岗位之际,陆文婷面临着不擅长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障碍。东沟中学把她派到成功教育的母校闸北八中,近距离跟随副校长陈婷学习怎样上数学课。陆文婷时而进入课堂听课,时而参与备课、评课,时而进入“教与学电子平台”研读前辈教案,“养”一段时间后,完全进入了“实战”的状态。

  今年暑假后期,陆文婷和全校多名教师去闸北八中参加教学研讨。在专家的主持下,老师们按年级、科目进行分组活动。主持老师对今年中考个别题目进行知识点分拆,告诉大家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盲点和误区。陆文婷一边听一边想,教初三迎中考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再用心,年轻老师也一样可以胜任。

  闸北八中的教学研讨,张立戈等专家每周进校指导,这些都是成功教育团队在对东沟中学委托管理过程中进行的特色教育活动。2005年,上海市成功教育东沟实验学校开风气之先,成为上海首家委托管理中学。6年间,东沟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发展成为声播四方的“名校”。

  在会议室里,校长陆玲娣指着满墙的锦旗对记者说:“这里的家长非常朴实,喜欢用直接而喜庆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的感谢。经过成功教育的熏染,同学们头抬起来了,胸挺起来了,中考合格率从当初的89%上升到今年的100%。以往生源流失严重,现在家长争着把孩子‘挤’进东沟,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我们学校,特地在附近买了房子。”

  借助于委托管理搭起的平台,一批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为未来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月后,陆文婷已胸有成竹,在当年秋天即开始教初一数学课,一年后跟到初二,今年转教初三,同时当班主任。她说,“平时一直有进步,未来也一定是很好的,感觉更有奔头,这得感谢委托管理的功劳。”

  今年9月,上海启动第三批委托管理工作,46所品牌学校、教育中介机构等对46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委托管理。风乍起,帆正扬,更多的青年教师又将在委托管理中收获新的成长和感悟。

  记者手记
  让青年教师享受成功


  在东沟中学采访,记者真切感受到老师们都精神饱满,很有一股干事业的劲头儿。这里固然有老师善于调节心态等个人原因,但学校管理者的引导作用也不可或缺。究其根本在于六个字:给机会,多鼓励。

  对于很多中学而言,初三毕业班务必交给年长资深的老师带,确保高升学率,学校的面子输不起。青年教师怎么办?先在低年级的岗位上“压”几年再说。陆玲娣校长则不这么认为。她说:“青年教师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一定要早培养,给他们机会。”这就不必奇怪,很多东沟的老师在入职一两年后就可以带毕业班;每逢校外有合适的培训、公开课等活动,学校总会匀出一些名额给年轻人。他们冒出的机会多,能够在专业上不断得到发展,自然心气舒畅。

  成功教育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捕捉一个闪光点,可以促成更多的闪光点,放大一个进步,能够带来更大的进步。东沟中学的师生中间就有一种美人之美、相互欣赏的氛围,校长更是带头弘扬这样的文化。有一次,陆文婷和几位老师到外校去参加交流课,陆玲娣校长一大早赶到学校,在车子出发前为他们送行,鼓励年轻老师们说:“不要害怕陌生人,就当我也坐在教室里,为你们加油!”评课时将心比心,分析讲课过程中的亮点,然后用一种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鼓励都成了青年教师不断前行的动力。

  青年兴则事业兴。虽然不是每所学校都能像东沟中学一样得到委托管理的外部资源,但学校管理者可以从这里得到有益的启发,积极营造有利于年轻人成长的良好风气,给机会,多鼓励,让青年教师享受成功。

   (发表于2011年10月13日上海教育新闻网“基础教育”。 责任编辑:刘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