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高雅艺术校园有知音
——上海越剧院成为交大学子素质拓展基地
( 网络版
,返回
)
12月18日晚,我校与上海越剧院互相建立“素质拓展基地”和“校园越剧文化基地”,双方合作由此跃上新水平。党委宣传部部长曹荣瑞、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共同为两基地揭牌,团委书记刘玉祥、副书记王震出席揭牌仪式。随后,尤院长结合青年演员的表演和乐队的演奏,为大学生献上了一场关于越剧风格特色的讲座。
开拓合作形式实现共赢
上海越剧院成立于1950年4月,是著名的国家戏曲剧院。她拥有一批高资质的人才,驰骋于海内外舞台,摘取了中国金唱片奖、中国戏曲梅花奖、中国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上海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主配角奖等桂冠。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上海越剧院形成了《红楼梦》、《梁山泊与祝英台》、《祥林嫂》和《西厢记》四大保留剧目,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
我校与上海越剧院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近两年来,越剧院先后在闵行校区菁菁堂上演了《汉文皇后》、《红楼梦》、《梁祝》、《早春二月》等优秀越剧,受到了师生的好评。尤伯鑫自豪地说:“交大是上海越剧院演出最多的高校。”他认为,让越剧走进大学校园、让大学生走近越剧,有利于培育新的观众群,对一个剧种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这次双方互相设立基地,为进一步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曹荣瑞说,越剧是大学生非常喜欢的艺术样式,以后条件具备时,学校可以开设经典艺术方面的选修课,请越剧团的老师给同学们带来最具现场感的指导。刘玉祥说,越剧院走进高校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互补,让大学生陶冶情操、传承国粹。他建议加强越剧院与学生剧社的交流,用越剧的形式来表演校园剧,进一步拉近高雅艺术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
现场表演展现越剧风格
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百种地方戏当中,越剧有着诗情画意、抒情优美的独特风格,而且只有女子演出。尤伯鑫院长说,越剧长于表现细腻、微妙的感情,有一定的程式,同时不失其节奏和神韵。他从剧目、表演、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讲述了越剧的特点,并请上海越剧院的青年演员们来到大学生中间,表演优秀传统折子戏片段,既普及了越剧知识,又生动地诠释了百年越剧的无穷魅力。
杨婷娜和忻雅琴盛装出场,一起表演越剧《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记》的部分,华美的服饰、含蓄的动作和真挚的感情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樊婷婷的《盘夫》选段包含着念定场诗、自报家门等戏剧程式,一套价值6000元的点翠头面装饰让人领略到传统越剧的风貌。徐标新表演了上马、下马的过程,结合《梁祝》中的“回十八”选段,展现出越剧程式中的曲折回旋之妙。王婕饰演的桂英向着海神爷哭诉,水袖飘飘,情感的宣泄酣畅淋漓。
这次演讲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越剧鉴赏课,让在场的每位大学生都获益匪浅。活动结束后,曹荣瑞代表我校向上海越剧院赠送了一只鼎作为礼物。他说,这只鼎可以代表上海越剧院的“鼎鼎大名”,同时也是谐音的网络语言“顶”,包含着交大同学对上海越剧院的肯定与信任。他感谢尤伯鑫院长一行的精彩讲座和表演,期待双方的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发表于2006年12月25日《上海交大报》。摄影:武新民。编辑:郑茂
、张文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