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不能满足于做安逸小白领
上海交大引导毕业生打开视野、志存高远
(网络版
,返回)

昨天,上海交大、上海展览中心和八万人体育场等场馆同时举办春季人才招聘会,拉开了今年大学生求职高峰的帷幕。图为八万人体育场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人头攒动的场面。
本报记者 邵剑平 摄
本报讯(记者 徐敏 通讯员
董少校)拿到外企录用通知书,得到一份高薪岗位,便在校园BBS上炫耀———满足于做个安逸小白领的就业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高校应如何引导?昨天上海交大举行毕业生双向招聘会,引进了一批重点行业领域以及外地用人单位,努力改善毕业生流向结构,提高就业层次,引导学生在就业时打开视野、志存高远。
据悉,交大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引导目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才智,成为领军人物。“目录”包括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央企和重要民营企业、“985工程”大学、省部级科研机构、部队等340余家用人单位,作为毕业生就业重点单位。参加此次交大校园招聘会的单位共200多家。
往年,交大举办的招聘会中,外地单位所占比例少于一成,而且局限于长三角地区。交大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统计显示,约九成的毕业生留在上海工作。学校就业部门老师指出:“交大是全国的交大,交大学生应站在全国的舞台上,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上海。学生应该以工作机会、发展前景为重,而不是只看到眼前待遇。”为此,今年交大在外省市确定了一批“目标单位”,有针对性地发放招聘会邀请。昨天的招聘会上,有来自北京、济南、青岛、沈阳、厦门、洛阳以及长三角地区的40多家外地企业前来觅才。
毕业生的心态日趋理性。交大有关调查发现,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实际月薪比预期少1000元左右。在求职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和期望,目标薪资也会变化。专业人士建议,学生还应该多看一些就业市场方面的资料,多关注行业发展方面的分析研究,多与学长、校友沟通联系,为择业作些信息储备。
(发表于2008年3月2日《解放日报》第5版。
相关转载:中国上海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