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2006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落幕
东方歌舞团献演菁菁堂
( 网络版
,返回
)
巡礼艺术殿堂,领受文化盛宴,构建高雅校园,塑造健全人格。12月12日晚上,中国东方歌舞团在上海交大菁菁堂献演了一场激荡人心的大型歌舞晚会,2006年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此圆满落下帷幕。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莫负春分别在闭幕式上致辞,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和财政部相关部门代表出席仪式,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副书记郑成良与各位领导、嘉宾、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

中国东方歌舞团的演出美轮美奂、激情洋溢,既包含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全场观众无不为之沉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像一场气势宏大的交响乐,而本次晚会为它画上了完美的休止符。
历时三个月,百场演出吸引二十万大学生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了2006年全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以经典剧目为主要演出内容,以京剧、话剧、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等为主要演出形式,把代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艺术作品送进校园,让大学生走近高雅艺术。
从今年9月到12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等13个省(市)陆续展开。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交响乐团等10家中央艺术团体的1200名文艺工作者走向基层,为100多所高校奉献了100多场高层次的文艺节目,吸引了近20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高校学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每次活动都气氛热烈、场面动人。
在闭幕式上,杨贵仁司长肯定了200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对参加演出的艺术院团、教育部门和艺术家们表示感谢。他说,高雅艺术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和人类审美实践的检验,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实践证明,高雅艺术进校园有助于大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营养,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杨司长衷心希望大学生朋友们重视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成为国家的合格人才,担负起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名牌歌舞团,激情演出再现今夜星光灿烂
东方歌舞团是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倡导和关怀下,于1962年成立的国家级歌舞团。2005年7月28日,在原中国歌舞团和东方歌舞团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她有着雄厚的艺术实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在相当一个时期代表了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最高成就。在这次大型歌舞晚会中,中国东方歌舞团派出了豪华的演出阵容,把高品质的演出献给交大的师生们。
晚会在欢快的舞蹈《五洲畅想》中开幕。演员们在蔚蓝色大海里的船头上翩翩起舞,用友好的舞蹈说:“你好!”展现了五大洲人们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舞蹈《蒙格尼》表现的是印度青年订婚时的欢乐场景。年轻的姑娘小伙儿们载歌载舞,含情脉脉,尽展青春魅力。青年歌唱家郭蓉拉着小提琴闪亮登场,旋即站在话筒前
引吭高歌。她的嗓音醇厚而高昂,清唱的《黄河源头》用观众的鼓掌作节拍,在冬夜的菁菁堂引燃了劲爆的激情。
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荷花梦》甫一出场便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伴着空灵的滴水声、婉转的鸟鸣声和清脆的笛声,一群盛装的女子滑向舞台,似风行水上,轻柔而静谧。她们挥舞着手臂,像出水芙蕖吐出了花蕊。舞台灯光熄灭的时候,裙裾上的荷瓣随而亮起,漂浮在暗夜里,把人带到如梦如幻的境界。不久前,《荷花梦》在中非论坛晚会上首次公演,广受国内外友人的好评;如今,它又在交大校园里喜遇知音。
周维演奏的二胡或急或缓、或拉弦或拨弦,变化多端。《美国往事随想曲》把观众的心引向了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度。美国总统布什访华的时候,周维演奏了这支曲子,表达中国人民对美国来客的情谊。他风趣地说:“交大的师生不出校门就可以享受美国总统的待遇。”一曲《莫斯科的回忆》别有回旋之美,让人在熨帖的节奏里陷入沉思。



著名歌唱家牟炫甫一展歌喉,演唱了几首歌曲,声音浑厚而凝重。爱尔兰踢踏舞《展开翅膀》格外撩人心弦,一脚骤响,众脚齐应,有时似雨点敲窗,有时如万马奔腾。“今夜有约,今夜无眠……”刘维维和王晨合唱的《今夜无眠》把晚会推向高潮,也唱出了现场所有艺术家和观众共同的心声。
师生希望:这样的演出多一些
校园网刚刚公布中国东方歌舞团将来交大的消息,党委宣传部的电话铃声便接连不断响了起来,许多老师、同学询问领票的安排。12月11日,星期一,雨。演出的票子非常紧俏,老师们都想多要几张,往往不能如愿。在东区大转盘旁边,领票的同学撑着伞排起了几十米的长队,成为冬日校园里的独特风景。
菁菁堂外面挂着“热烈欢迎中国东方歌舞团来校演出”的横幅,剧场内座无虚席,部分同学站着看完了整场演出。在晚会进行过程中,观众或者鼓掌、或者欢呼,强烈要求加演节目,而艺术家们也往往满足大家的心愿。这些无不反映出师生们对高雅艺术的推崇和喜爱。
“真是出神入化!我从来没见过二胡可以拉得这样好的演奏家。”面对周维的高超技巧,从事行政工作的黄老师赞叹不已。她说,不光是二胡,多个节目都让她感到震撼。一位同学说:“演出这么精彩,气氛这么热烈,真没想到。”还有观众认为“不愧是国家级的”、“果然不虚此行”……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希望这样的演出以后多一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对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胡姗姗同学心中充满了感激。她说:“感谢国家有关部门为我们大学生成长所付出的心血,感谢中国东方歌舞团把高雅艺术带进了我们校园,也感谢学校为我们创造了优秀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
艺术家感言:学子的热情让人感动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的心中激起了波澜,同样也让艺术家们受益匪浅。他们在演出中吸取了新鲜的养分,焕发了创作的青春,同时为将来培养了最具潜力的受众。青年歌唱家陈俊华对大学校园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里会让她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而且可以通过音乐与大学生朋友沟通,更有一种共鸣、欣慰的感觉。陈俊华说:“大学生是一个健康向上、热情高涨的群体,能够为他们演出,得到他们由衷的认可,我心里非常感动。”
主持人陈蓉曾参与主持交大110周年校庆晚会,如今又一次回到了菁菁校园,主持歌舞晚会。她在国内多家高校主持过节目,也去过国外许多地方,却单单对交大同学的鉴赏力赞不绝口。“别的高校都比不上交大,对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有那么大的兴趣,能够爆发出那么热烈、持久的掌声。看到同学们的反应,在冬天里我依然感觉暖洋洋的。”陈蓉很喜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希望能年年办下去。她对记者说:“如果以后活动再来上海,我还会很乐意为大家作主持人。”
参加闭幕式并观看演出的还有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的有关领导。来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部分高校以及新闻界的嘉宾也观看了演出。晚会历时两个多小时,上海电视台进行了同期录像。

(发表于2006年12月18日《上海交大报》。摄影:武新民。
网络编辑:郑茂。文字编辑:张文清。)
相关联接:2006高雅艺术进校园闭幕式演出节目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