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自主招生面试题不准有标准答案

 

网络版返回

 


  早报记者 韩晓蓉 通讯员 董少校

  昨天和今天两天,1200名上海考生参加上海交大2009年自主招生面试。今年,交大自主招生面试采用了与往年不同的模式,改为“3+2”形式:每位考生分别接受A组3位专家、B组2位专家的面试,各20-25分钟。为了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校方也没有为专家准备统一的试题。

  有利于考生展示自我

  据介绍,交大今年的自主招生面试首次采用“3+2”面试形式:每位考生分别接受A组3位专家和B组2位专家的面试,各20-25分钟,总共40~50分钟。两次面试之间一般有几十分钟的间隔。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介绍:“改变面试形式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想告诉中学、考生及家长,交大的面试每年都在变,他们不必进行专门的准备,不要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来对付自主招生面试。二是给专家更多提问的机会。以往五个专家在一起提问,如果有一位特别强势,其他四位就会跟着他的思路走。把他们分成两组,相对来说提问会更加丰富。三是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如果在前一场他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他可以在下一场更好地展示自我,尽量减少遗憾。”

  印杰还表示,自主招生面试最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竭力避免自主招生成为应试教育,所以不为专家准备统一的试题。“我们还告诉专家,纯粹的知识问题不要问,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要问。我们希望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这过程中看他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学生。”以“你每个月用多少零花钱、怎么用的”为例,印杰说,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事先不易准备。

  考场屏蔽手机信号

  据悉,进入考场之前,每位考生首先抽签确定面试房间,确定了A组(3人)与B组(2人)面试专家,接下来抽签确定面试次序。A、B两组专家的搭配也是不确定的,每半天轮换一次。此外,考场附近还安装了手机信号屏蔽仪器,在考试期间阻断学生、专家与外界的通讯联络。

  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陶正苏说:“自主招生四年来,我们没有收到一例来自学生或家长的投诉。”

  “3+2”面试:

  每位考生分别接受A组3位专家、B组2位专家的面试,各20-25分钟。

 

      (发表于2009年2月14日《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