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记者观察
自主招生一定得过高考关吗
( 网络版,返回
)
董少校
近期,一场自主招生的大战在全国许多城市同步展开。不少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招生自主权,但按照有关部门规定,被预录取的学生仍须参加高考。
高考是学生进入高校必过的一关吗?高考作为学生获得高等教育、高校吸收生源的选拔性考试,并非唯一的选拔形式。自主招生政策的推出就是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为可能被高考漏选的特殊人才提供更多入学的机会。自2003年以来,数十所高校开始进行自主招生探索尝试,逐步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2006年以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进行“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改革力度更大,对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出自主招生在选拔优秀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
2008年上海交大自主招生预录取的约500人中,高考后只有6人成绩未达到一本线。这6名同学接受了校方组织的再次评估,结果3人最终如愿就读,另3人未被录取,“误录取”比例不到1%。可以说,被预录取的同学绝大部分经得起高考的检验。
复旦大学对2006级、2007级、2008级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大多数情况下,面试预录取考生的平均高考成绩要低于高考学生的平均成绩,而读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普遍优于高考录取学生。由此可见,自主招生是比高考更加适合复旦的人才选拔方式,前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后者。
应该看到,放开高考不仅有非常现实的需求,而且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允许学生不参加高考,是高校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体现。对于参与“改革试验”的高校来说,成绩未达到一本线的学生也可以录取进来,高考只是走个程序,仅起参考作用。如果这部分学生不必参加高考,高中的最后三四个月就无须扑在迎考上,可以腾出精力在中学阶段开展自主学习,或者提前融入大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成长。
(发表于2011年3月9日《东方教育时报》第5版。
责任编辑:周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