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前两年夯实理工基础 后两年训练专业能力

上海交大创新模式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 网络版返回


  
本报讯 时报特约记者 董少校 提起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印象:他们灵活勤奋,善于发现机会,组织协调能力强,但遇到问题可能绕着走,攻坚克难的基础不牢,独立钻研的能力不够。为进一步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决定从2010年起实行招生改革,不再从高中生中直接招收管理专业本科生,改为在全校的大二下学期的理工科学生中选拔学生。

  一直以来,上海交大管理专业新生录取成绩在校内一直位列前三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样居于全校前列。学生的来源和出路都已经很好,为什么还要推出这项人才培养新政?事情起源于管理学院对本院博士及EMBA学员进行的本科学历调查。调查发现,处于管理研究象牙塔顶端的博士群体,大多来自理工科,部分来自经济学科,很少有人本科是管理学专业;对EMBA和MBA学员的本科学历分析更是表明,管理实践中有较好发展的中高层领导者大多具备理工科教育背景。

  按照上海交大管理专业新的招生培养方案,学生可以前2年夯实理工基础,后2年进行专业能力训练。在大一暑假,管理学院将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举办暑期学校,开设《管理学》《经济学》课程,对于有意愿转专业的学生,课程成绩作为申请工商管理专业的参考。待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管理学院结合学生意愿与相关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组织报名学生参加面试,挑选约100名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大三上学期开始正式进入管理专业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教授说:“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学校出台管理专业招生新政,是推进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努力,也是在学院层面开展自主招生的一种探索。”管理学院副院长顾锋教授认为,将理工专业与管理专业相结合的“二次选拔”模式符合管理学科发展特点,既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意愿,也可以保证学院选拔出有资质、有潜力的学生,必将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发表于2010年5月12日《东方教育时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