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学生过度整容亟需安全之阀

( 网络版返回


  董少校

  暑假是学生整容的高发季节。《中国教育报》来自北京某私立整容机构的调查显示,平常学生整容占总业务量的20%,暑期则占到40%左右;在个别公立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暑期学生群体在整形业务中占比超过半数,整容项目主要是眼睛和鼻子。


  如今,到医院整容已不再高不可攀,普通收入的家庭在经济上也能承受得起。娱乐产业潮流滚涌,青少年学生对身体之美的认知打上了深刻的流行文化烙印,拥有像明星那样的脸蛋与身材是不少青少年的梦想。他们有的是出于找工作、从事演艺行业的愿望,有的纯粹是为美容而美容,以俊俏面貌示人,增加自信。但是,无节制的整容不仅存在手术失败或留下后遗症的风险,而且可能给学生在未来成长中带来心理负担,引发社会问题,因此亟须装设安全之阀,加以管理和引导。


  第一道安全阀是手术前评估。需要厘清的一个概念是,整形美容有的是出于矫形的需要,属于正常的医学治疗,有的则属于无病而往,只求锦上添花。对学生进行的整容有必要增加手术前评估的环节,请具备相当资格的医生判断是否应该整形,由此遏制过度整容,把一部分本来长相不存在缺陷的学生给挡回去。


  第二道安全阀是加强监管,增大信息披露力度,开展预警。对于未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整形美容机构进行相关活动,要严格监管,加强查处。将具备整容资格的机构名单向社会公示,特别要把进行整容手术中的学生人数、成功或失败比例等信息加以披露,对青少年学生起到预警的作用。对于手术失败的案例,要对当事学生进行医疗救济,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道安全阀是进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求美求瘦而整形,以外貌形象而非品质能力作为价值评判的根基,对于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之外,学校和家庭需要承担起教育之责。班主任、辅导员需要用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告诉学生朴素为美的道理,以自身内在修养赢得社会的尊重。家长更不能凭一时头脑发热,把本来健康的孩子轻易送上整容的手术台。


  学生过度整容是社会之病、社会之痛。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家庭亟须联手应对这一社会问题,为学生过度整容装上安全阀,净化社会风气,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

   (发表于2013年9月4日《东方教育时报》第7版。责任编辑:周慰 。转载:上海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