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承海 ( 返回 )
村上承海走了。他骑车电动车去高密打工,在县城边上被一辆桑塔纳撞倒,从身上压过去。旁边人打了120,还没拉到医院,他就咽气了。这是三天前的事。家人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心里一片茫然。好端端的一个乡亲,说没就没了。 承海是邻村张家屯人,入赘到董家庄,一直生活下来,按辈分我得叫他姑爷。他儿子张培利是我小学同班同学。同一年的级学生就十个人,彼此之间熟悉得不得了。但张培利比我年龄大,性格上也直来直去的,甚至有点凶,我从小就怕他三分。但他被承海呼来喝去,听到一声“安徽儿呃——”,气焰一下子就煞去许多。可想而知,承海在幼小的我眼里是多么厉害。 年龄大一些,对承海的印象就慢慢改变了。三个男小孩去镇上读高中,饭票靠投粮换,承海家有三轮车,我也就跟着张培利沾光,把几袋小麦一起装在车上,拉到学校食堂。要不然,得借牛车往那送。碰到放寒暑假,承海也把三个人的行李拉回村里来。高三那年,张培利去当兵了,但他叮嘱爸爸,好事要做到底,于是,三轮车帮两个人多运动了一年。回想起来,这姑爷挺仗义的。 有一件承海做的事,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该是90年代前期,他包下大队的院子,雇了人做瓷砖。董家庄其实闭塞得很,集体经济薄弱,个体户也极少,在村人看来,那简直就是开起了工厂,一个大能人。做好瓷砖,他从邻村找来拖挂车,拉到江苏去。 到了那里,说好收购瓷砖的人却翻脸不认帐。这下承海草机了,讲理讲不过,也不敢来硬的;车停着一天就是一天的钱,耗不起,只好拉回来。他找人看合同,询问能不能打官司,当时的村主任汉章看后很不屑地说:“什么呀,糊弄人的,打官司也没用!”对方就是为了卖模具和材料,地地道道的骗子。瓷砖卖也卖不出去,就保持草绳捆扎的样子,摞成院墙。说不清承海为此欠了多少饥荒,这对他该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花几年功夫才回过神来。 再说张培利,他在山西当兵,前几年转业,到高密安家工作。部队里有些关节得打通,空着手不好办事;在县城买个房子就容易么?也涨到好几千一平米了,承海少不得为此劳累。在农村,为老人的辛辛苦苦图个啥,还不就是给孩子盖房娶媳妇。近几年村里风气大变,没人在董家庄盖房子了,哪怕再贵,也要到县城去置办家业,至少得在镇上。旧债刚还完,新债又跟上来。还有装修呢?就是最近的事。难怪村里人说,承海一直是给他儿子忙活。当然,我猜想,他一定是忙得很快活的。 车祸发生后,桑塔纳停在那里,等救护车、等亲属过去。不知谁掏出承海的手机,给家里打电话,他妻子接起来,听了几句就挂断,嘴里说:“什么,肯定是骗人的。”可不是,电话里说谁谁在哪里出了事故,赶紧汇钱,这样的骗子多了去了。等到赶到事故现场,就很晚了,救护车已把承海拉走,车主看看没人理会,扬长而去。 报警也报了,肇事者哪里找?要说乡下人冷漠,那不对,要不怎么有人从承海身上摸出手机报告家人呢?但桑塔纳就是不见了。谁知道公安部门有多大的诚意和能耐去查明真相?靠亲属自己去找线索,又何异于大海捞针? 初冬时分,上海下了几场雨,天气很凉,叶落满地。北国的高密一定更冷。人没了,就没了,冰冻起来的躯体,只是叫人悲伤。闭上眼,我不禁感到一股萧肃的寒意。承海姑爷走好, 姑妈和张培利多保重,相信老天自有公道吧!
201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