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智能化出行“参谋”明年上岗
上海交大网格计算中心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进入测试期
( 网络版
,返回)
本报讯
(记者钱滢瓅通讯员董少校)从徐家汇开车到陆家嘴,走哪条路线最便捷而且不拥堵;坐在公交车上,乘客能知道到下一站还有多久。上海交通大学网格计算中心日前传出消息,一项名为“智能交通信息服务(I-TIS)”的技术(本报2005年12月6日科教卫新闻版曾作报道),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望在2007年底投入使用,为市民出行“出谋划策”。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ITIS)建立在网格技术基础之上,全市有3000辆出租车和1000辆公交车装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它们便是该系统的“情报员”。根据“情报员”提供的位置、车速等数据,参与网格试验的多台电脑会“联手”进行海量计算,便能精确地算出道路畅通情况。
因此,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电子地图浏览及道路在线查询,还能提供实时路况“点播”。只要在搜索框里输入路名,附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状况就会显示出来,时速10-50公里,依次显示为紫、红、橙、黄、绿5种颜色,孰堵孰畅,一目了然。“4000辆车的数据支持一个交通服务系统,这样的规模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不多见的。”网格计算中心首席科学家伍民友教授说。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集合了上海32920个路段的交通信息,即时更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发表于2006年10月10日《新民晚报》,PDF版请看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