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双年展:我最喜欢的三件作品

 

( 返回 )

  
  
  上海双年展来了,美术馆俨然开起了场面盛大的艺术庙会。时尚和古董交相辉映,严肃的展览与调皮的杂耍儿互摆擂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我去逛了三四次,每次都觉得不虚此行,大有收获。回头想想,有三件所品是我最喜欢的。
                 
  《英雄所见略同》,陈幼坚(中国香港),电脑平面拼贴。该组作品是系列的大型海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苹果与微软,耐克与阿迪达斯,一个品牌的小图标拼成另一个品牌的大图标,然后两块展板并排着放在一起。本来都是商业环境里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此刻却握手言和了。我的身上流着你的血,你的眼里淌着我的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它们互为主角,又互为龙套,共同为观众上演一场静音的双簧戏。


  诚然,《英雄所见略同》也是商业和艺术的联姻。把广告做得像艺术品一样,这不算稀奇,好的广告往往创意灵动,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欣赏,比如“广告饕餮之夜”便是世界影视广告精品的展映。《英雄所见略同》摆在双年展入口的地方,被美术馆奉为座上嘉宾,它的身份首先是艺术品。它大量使用了广告的元素,商业的味道可谓浓矣;然而它又是含蓄的,有回旋,有转折,留给人绵绵的思考。“简单是美”,这组海报可为注脚。


   

              
  《前进的苏姗娜》,朱利安·奥培(英国),液晶显示屏。纯蓝的背景下,一个黑线条勾勒出来的白色女人在走着猫步。一切的衣服、装饰和背景都隐去了,整个画面只剩下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女人,走。什么叫“赤裸裸”?这就是。她走得那么从容,是生命的自我展示,又旁若无人地发出了挑逗和引诱。她留住观众的脚步,满足了他们隐秘的欲望,同时在现实和虚拟之间制造距离,高傲地目送他们的离开。古往今来,女性之美一直是艺术家膜拜吟咏的对象,朱利安·奥培用显示屏给出了自己的阐释。
                 
  有一次,我和朋友走在路上,一辆法拉利跑车从身边掠过。朋友说:“看,一堆美元刚刚飘走。”接着来了一辆桑塔纳出租车,他说:“这就是人民币了。”朋友透过现象直取本质,借着朱利安·奥培的眼光,我也觉得满大街都是欲望在流淌了。
                 
  《随风而逝》,崔玄周(韩国/美国),数码绘画。画面上是红绿相隔的水平线条,分不清天地,其间有个人在奔跑,身影模糊。那种迷茫和缥缈足以让观众疑惑:他丢了什么?是不是迷路了?害怕有人在后面追赶吗?我在画前站了好久,他的形象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映照着混沌的现实。买不起的房子,鸡肋般的工作,永不回来的童年,没能兑现的彩票……在这个快节奏的花花世界里,有多少人迷失了自己而浑然不知?
                 
  这三件作品分别对应于三个关键词:商业,欲望,迷失。主办方为2006上海双年展设定的主题是“超设计”,然而就像一千个读者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位观众也会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很多现代人都会在商业充斥的欲望里迷失,这就是本次双年展带给我的最深体会。
                 
 

                            200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