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无言的模特 ——“车模四〇”摄影后记
饮水思源BBS十三周年站庆晚会上,我坐在第一排中间拍照片。这算不得大活动,只是学生的自娱自乐,没有大腕名角;不过还是值得过来,里面会出现一些青春的面孔,拍照练练手还不错。如果能在复杂光线环境里拍出好照片,那就可以应对常规的拍摄任务了,比如给朋友拍婚礼纪念照,或者生日留影之类。通过摄影介入别人的生活,这也是我的小小愿望。坐在旁边的乐国斌问我,有没有兴趣去看车展,他在那边做事情,可以把我带进去。 有这样的好事?上海车展不仅是车的盛会,也是模特的大集结,去现场观瞻自是一桩美事。几天后,我请了假,联系乐国斌去看展览。他说,没问题,早上七点从第一食堂门口出发,有包车。车上的人都去摄影,在乐国斌的组织下,为搜狐网汽车频道提供图片。搜狐是2009上海车展的官方合作伙伴,对图片的需求量很大,要覆盖到每一个品牌的车与模特。开始需要的人手多,后来慢慢少一点,但总体还是要保证一定的工作量。乐国斌这次组建庞大团队,能量很不一般,好几位校园摄影大佬都参加了。 车子将要出发,乐国斌靠近我说:“董老师,这次要请你帮个忙。”我一惊,好像没有商量的余地,就问是什么事。他说,有个同学本来要参加拍摄,但夜里忽然告诉他不能去了,却不能给出可以推荐的人。乐国斌希望我顶缺,和他们一起拍摄。我 不假思索地说,行,反正我带着相机,电池充好了电,存储卡已经清空,可以上阵;再说这一天本来就是打算出来玩的。他告诉我,我要负责拍W3馆的车模,上午多拍些,下午可以去别的馆转转。这个馆是搜狐车展编辑部的所在地,传导照片非常便利。 这天是4月22日,车展正式开始的第一天,对专业观众开放(此前两天为媒体日),人不算太多。我们从参展商通道进入了展馆。每人从搜狐编辑部领取一件摄影马甲,两张存储卡,然后前往指定区域。除了像我这样去某个场馆的,还有人负责拍汽车公司老总,以及模特后台生活。拍车模的基本要求包括:各个品牌的模特都要拍到;先拍品牌标志再拍模特,以便于区分;只要竖图,每个模特都从不同角度拍20张以上;上午和下午各至少交一次照片,总数不下200张。 事先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的第一次对外拍摄就这么到来了。以前我有“按一下快门一块钱”的概念,对胶片机而言,胶卷和冲印的费用加起来,每张照片大约需要一块钱的成本。还是这句“按一下快门一块钱”,现在情况则反过来了,拍一张照片可以 挣一块钱。以前从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呢。 车展是对摄影人的一次动员。随便到哪个展台前看看,都有为数不少的长粗镜头对准模特。我手里的尼康D80只是小弟弟,卡片机就更不上数了,拍几张赶紧给人让位。我在一个点拍几张,换地方继续拍,发现不少时候模特冲着我笑,而且,“咔嚓”一声过后,她会有意无意地换一个动作,手挪动一下,头抬高一点,对拍摄非常配合。后来我想出了原因:身上的那件镶有搜狐标记的红马甲起了作用,借了“狐威”。模特们即使没有看到搜狐的巨型车状展厅,也能判断出马甲代表的媒体身份吧。这种身体姿态的细微变动体现了一种敬业的精神,让我非常欢喜。当然,我并不以为模特面向镜头一定是最好的状态,有时侧面看上去更加动人。 上午我交了几次照片给编辑部,中午在那边吃饭。我跟乐国斌说,上海的美女估计都集中到这几个展馆来了,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他立即纠正道:不,可能全国的重要模特都来了,甚至包括一部分国外的。我已基本把W3馆的品牌拍过一轮,包括现代、东风日产、阿斯顿马丁等。下午我又赶紧拍了一些,然后去其他馆。目标非常明确:只拍模特不拍车。和工作有所不同的是,每个模特我只拍三四张就收住,不必拍二十张,这样可以节省存储量,确保晚上可以带走尽可能多的模特图片。其实单是上午拍的照片就足够我的存储卡容纳了;虽然还带着一个优盘,可容量有限,最后只能忍痛舍弃一部分。这是一次大强度的拍摄,闪光灯不到中午就罢工了;下午四点多,机身电池也已告罄——W1和W2这两个展馆无奈错过,我匆匆看了一眼,里面包括大众等品牌。可惜呀。相机是一个贪色的男人,终于因为意淫过多而体力不支。 车模有什么好看的?简单一点可以这么回答: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都会让人心情愉悦。而且不分男女。人是造物主的奇妙创造,美人具备了常人所不备的脸蛋、皮肤、身材、线条、气质,加上合适的化妆打扮,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特征,成为美的典范。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拿电影、戏剧、晚会、广告、时装表演等活动与车展相比较,都没有这种普遍年轻、数量众多、相对静态的美女展示。在公交车上长时间盯着一个女孩子看会被当作流氓,而在这里,看与被看是最基本的伦理。如果一位模特因为相貌平平、台风欠佳而使得所在展台门可罗雀,一定是汽车厂商的失败,模特心里想必也很难受。公然的观看与拍摄在这里不但不会有所冒犯,而且是观众与模特、厂商达成共识的必要过程,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摄影是观看的凝固与强化,它一方面记录车模的形态,具备了文献备忘的功能,另一方面,景框的大小、光线的明暗、背景的虚实、表情的喜忧等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相片只留下其中的一种组合,通过选择时空而完成了对模特形象的再创造。这一选择先是在按下快门时进行,后期的图片拣取、图像调整以及最终展示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经由这系列的步骤后,摄影接受者体会到的就不光是甚至完全不是单个模特的丑俊,可能还会有拍摄者的部分意图——物与人的联姻,中外文化交流,公众对美色的消费,性的诱惑与抵抗,如此等等,或者完全背离拍摄者的初衷,生发出某模特着装失当、远看娇美近看糙等完全私人化的感慨。 看完车展回来,我从1500多张照片中选出40位车模,每人一张(起初为66位模特、87幅照片),组成摄影专题“车模四〇”,基本是平铺直叙的方式,表示有过这么回事。平心而论,不少车模泯然众人,叫人眼前一亮的毕竟是少数。模特们并不说话,然而诱惑是无处不在的,且不说迷离的眼神、妩媚的微笑和欲掩还现的丰乳肥臀,看那指上颈下、耳畔脐间的细节修饰,无不包含着丰厚的难以言传的魅力和意蕴。
2009-4-26
2009上海车展掠影
收工时的搜狐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