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恰同学少年(节选)
小启:原文九十九节,七万字,今节选其高中生活部分。
四十九
高密三中在镇上,离政府驻地不远。刚刚进学校,班主任王洛亭就宣布纪律。这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没有电视、没有恋爱、没有星期天。从星期一到星期日,从早上五点到晚上九点半,课程满满当当。一个月大休一次,平时没事不得离开学校。 男生用很大的铁桶去打水,一天三时,每顿饭两桶或三桶。女生打饭,前一晚由两位女生统计好,并收取饭票,值日时每组由一位同学拿着铝盆去食堂打饭。在这样的环境里,同学之间关系不由得非常亲密。 住宿是大通铺,十来平方米的地方摆着七张床,除了一只脸盆架,只剩下窄小的过道,容不下其他的橱子柜子。我周围的同学来自不同的乡镇:王寿勇是呼家庄的,王永涛是田庄的,老肖是李家营的。我是本地人:柴沟的。说来,这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了。 夏天是五点二十起床,冬天是五点五十,之后做操或跑步,一节早自习,吃早饭;上午四节课和课间操,午饭;一两个小时的午休,不分冬夏,然后下午三节课,课外活动,晚饭;晚上三节自习,回宿舍,睡觉。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对有些同学来说,三中是快乐的军营;对另一些同学来说,这里是暗无天日的监狱。 我知道,来这里只有一个目标:考大学。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享福。很快的,我就适应了三中的节奏。这里的生活单调而充实,除去馒头是投粮食、不算钱,每个月只要花四十块就够了。许多家长挨不到一月,隔十天半月就带着好吃的来看看孩子,我妈也这样。天长日久,这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五十
王寿勇有点厌学。他说:“我希望来一次地震,或者爆发中美战争。这样生活就可以发生一些改变,青年人也有立功表现的机会。”王永涛道他:“我看着你是活腻歪了。”寿勇瞪着他,撅着小胡子说:“我就是活腻歪了,你能怎么着?”
五十一
不知不觉,高一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去了一趟李晓明家。他在高密一中,看起来多少高了一个档次。我去找他,也包含着几分学习的意思。说起学校的生活,他觉得很平淡。那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语文课,其余时间都是自己去阅览室看书。 相比之下,三中像一片沙漠。语文课是很多,每周七八节,还没算三节早自习(另四节为英语,都是每天一小时);阅读却少得可怜。图书馆不对学生开放,阅览室只是一个空架子。不知语文老师开恩还是语文教研室经历过一番争取,后来陆续开起了阅读课。课代表郑连一搬进来七八十本杂志,放在讲台上,数一数,每人发一本,看完了自己上去换。将要下课的时候,郑连一再把所有杂志收上去,点点卯,搬回办公室。相对于枯燥的课文讲解来说,这已经是非常放松的了。
五十四
教室,宿舍,我们每天都过着钟摆似的生活。 王洛亭抄了一段话,贴在黑板旁边,要我们每次上英语课和班会课之前集体朗诵。他说,那叫“阿绰润原则”,是哈佛大学的校训。全文是这样的:“我是我思想和行动的主人,我的未来是辉煌的、美好的,它将由我自己创造。我将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坚韧不拔,积极进取,使自己一天比一天完美。我从今天开始走向成功,有计划、有效率地去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请大家帮助我!”后来念了几次,最后一句就不要了。 我很怀疑那是班主任的杜撰,因为校训往往是简短的,不至于这么直白地鼓吹个人奋斗;不过我手边没有可以查证的工具书,便孤妄听之。大家坚持念了几个星期,没了下文。 班主任有空就说,年轻人要成大事,一定得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万万不能让恋爱拖了学业的后腿。这样的道理,我们听得耳边都生茧子了。我知道班上有恋爱的,晚自习之后的短暂时间内在教室里亲嘴,不过这种情况实在很少。我想,分清主次,这个道理应该懂。 时间一旦耽误了,就再也追不回来了。学习是这样,感情也是这样。
五十五
到高二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就把三年的课程全部结束了。学校选拔了一批高二同学插到高三的班里,准备一起参加高考。名义上是“练兵”,其实彼此都心知肚明,学校可以多一些上线人数,宣传起来好看。学校跟这批同学却有口头约定:除非考上了北大清华,否则不准走。前面有个叫朱文斌的,高二考上了清华,也去了。这几乎成了我们所有同学的榜样。 因为这个缘故,我和五班的鲁召阳住到了相邻的床铺。泰森咬掉霍利菲尔德的一小块耳朵,这算是一件趣闻了;和他自己的故事比起来,或许还不算什么。 鲁召阳家里种着西瓜,他爸看着,他就去偷。“我不管,馋了我就吃。”虽说是自家的瓜,还是不能管饱,所以他就和爸爸玩起老鼠与猫的游戏。 假期里,鲁召阳去收过破烂儿。这可真是个本小利大的买卖,甚至说是一本万利!有时候一天能挣二十多块钱。看到有人拿出了很不错的塑料,鲁召阳把别的收下,对着塑料摆摆手说:“这些东西不收。”乡民就说:“收下吧,便宜一点也中。”他说:“那五分钱一斤,不挣钱,白给你跑。”到了去送货的时候,这些塑料一两块钱一斤。 一次,有个人拿出只铁桶来卖。鲁召阳一眼就看中了桶底的铝,说:“你这块铁没多少锈,五毛钱一斤。”那人便恣洋洋地卖了。过后鲁召阳把铝底子单独拆下来,一斤卖六七块。 “有些妇女很爱唠叨,这时候就要狠割。”一位妇女拿出来一只破电机,鲁召阳就动员她说:“拆了吧,能拆出八九斤铜,大贵贵。”妇女听信了他的话,就把电机拆掉。鲁召阳取出两三斤铜,说:“你回去再拆拆吧,还能拆出许多,我下次再来买。”好东西早就被拆光了,鲁召阳自知理亏,下次不再从那位妇女门口路过。 干得久了,也能悟出一些人情世故。有位看门的老头偷了一块大铁,想偷偷卖掉。开始鲁召阳不知道,开价五毛钱一斤。去拉铁的时候,他看出来老头神色不对,就说:“这铁不怎么样,只能四毛一斤。”老头很生气,争了一阵子,没能如愿卖个好价钱,说是不卖了。过了些日子,他又主动找到鲁召阳,说是四毛就四毛,卖掉拉倒。鲁召阳摆着架子说:“我看那铁也就值三毛。”老头拗不过,还是卖掉了。铁块有什么分别?鲁召阳便狠狠赚了一笔。 鲁召阳可以学他语文老师的样子,讲一口流利的“刘氏普通话”。我没有听过刘老师讲课,却可以从鲁召阳那里设想出他的普通话有多么别扭。鲁召阳是个皮神,很少和女孩子来往 。 去参加高考,有七位高二同学过了本科线,包括老肖和鲁召阳。我是其中不错的,全校通排也可以名列第二名。级部主任大欧姆咬定了死活不放人,任凭我家人去找也无济于事。我只好在破三中多呆一年。因为这个事儿,我和学校闹得很僵。 高三新学期之初的开学典礼上,我们七位同学上去戴了大红花,并且领到一笔奖金。二百五十块,傻傻的。
五十六
读到肖复兴的一篇散文,名字叫做《勃拉姆斯百年祭》。文章不长,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没有听过勃拉姆斯的音乐,却深深感动于他和克拉拉长达四十三年的感情。守候着,默念着,暗自珍重,一直没有表白。这样的爱情,天底下有多少? 肖复兴的《银色的心愿》曾入选初中语文课本,我很崇拜他;能够把百年之前的感情拿捏得恰到好处,他一定是用心去写的。 “内向的勃拉姆斯把这一切感情都控制住了,他自己给自己垒起一座高高而坚固的堤坝,他把自己感情的潮水一滴未露地都蓄在心中了。那水在心中永远不会干涸,永远不会渗漏,只会荡漾在自己心中了。这样做,我不知道勃拉姆斯要花费多大的决心和气力,他要咬碎多少痛苦,他要自己和自己作多少搏斗。他的克制力实在是够强的了。这是一种纯粹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超越物欲和情欲之上的精神的爱情。这是只有对爱情的理解赋予古典意义的人,才能做到的。” 说得太好了,于我心有戚戚焉。我把大段大段的话摘抄在笔记本上。
五十八
熄灯了。他们兴致好像特别高,没有一点睡意。最先开腔的是王永涛:“只有几个月了。我真希望高考晚一点来。不管是同性同学还是异性同学,我都感到依依难舍。” 杜德刚道:“有什么难舍的?现在我只怀念一部分初中的男同学。” 王寿勇闷声闷气地说:“某些人很怀念女生,只是不说出来。” “什么啊,我才不像某些人那样,口是心非,指东道西。”杜德刚在上铺,声音显得有些远。他说起了初二时同龄人谈恋爱的事。那时候他不懂,经常翻桌位,找别人的情书看,也曾趴在墙头偷看他们约会。“我觉着啊,大多数的中学男生是表面上正经,实际上一个个心里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过是条件所迫,只能克制着自己。” 我一直都觉得杜德刚是个实在人,虽然平时和他说话不多,可是很佩服他有着自己的见解。比如,他说他崇拜的人是比尔·盖茨,未来的梦想是当一个实业家。他能够从个别的初中同学那里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尤其让我觉得洞察力强。 王永涛说:“你看的都是小耍儿,初中的恋爱有什么结果?没有物质基础。” “所谓的物质和精神,其实是平衡的。”王寿勇独创了一套“平衡主义”,有空就鼓吹。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杜德刚的一声“嗤——”所打断:“算了吧你,只知道闭门造车。不管是主义还是理论,都得让社会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才会出现。现在这个邓小平理论,就不如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性强。”听那口气,王寿勇是新学说的创立者,在经受着挑战者的批评;而杜德刚是一位理论研究专家,研读过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所有著作——而且理论功底深厚。 我听着他们的论争,睡意全无,却并不参与。 王寿勇长叹一声说:“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失业不叫失业,叫下岗,权威人士说,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也是一种平衡吧。” “你别把什么都往平衡主义上面靠,”王永涛说,“下岗么,不过是国有企业改制初期的正常现象。” “正常现象?我看着不是……” 不知哪张床上传出来一个声音:“寿勇,你终究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只听见王寿勇不紧不慢地说:“或许会吧,但我的子孙会承认我的。” 王永涛说:“那就不能让寿勇娶亲了。” “咱不是刚学了一个‘吴士’么,我看寿勇就跟他差不多。”说话的是杜德刚。吴士是方孝孺一篇短文的主人公,自高其能,谈必推孙吴;兵败被俘,杀头前依然夸口说:“吾善孙吴法。” “哼!吴士有什么不好?马克思十九岁就想拯救全人类,你说他是不是好夸?” 一束手电筒光从床上晃过,接着传来一阵脚步声。争辩戛然而止了。宿舍里的沉默好像是对王寿勇最终的认可,又像是对“平衡主义”的漠视。
六十
三中的教室门窗都是木制的,没有窗棂,几乎起不了防盗的效果。而同学的复习资料乃至整月的饭票菜费都放在那里,容不得半点差失。怎么办?每个班自行安排同学看教室。男生每两人一组,挨着向下排,大概两星期轮一次。 晚自习结束之后,要看教室的同学便赶到宿舍去搬铺盖,待到回来时,教室里同学差不多已经走光了。如果要图个舒适,就找中间的六张或八张桌子,把上面的书籍资料搬开,把桌子拼起来当双人床。第二天早上,在起床铃响起之前赶紧起床,把桌子及资料各归其位,响铃后抱着铺盖到宿舍去(这样不会打扰他们的好梦)。冬夏皆然。 对有些人来说,看教室是一桩苦行,毕竟桌子不如床舒服,第二天精神往往大受影响,搬动了女生的东西有时候还挨骂。也有一些同学喜欢看教室,且不说可以随便聊天,还可以翻桌子找东西吃,甚至看别人的日记。至于那些以看教室为名把铺盖丢在教室而窜到校外去看录像的,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这桩差事,我一向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虽说麻烦一点,毕竟也是一种调节,让平淡的高中生活多几分别样的滋味。
六十一
转眼已经是高三下学期。不用教务处开会动员,教室里已经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儿。对绝大多数的高中生来说,升入大学将是人生二十岁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正是明理不用细讲,响鼓不用重棰,在最后的一个学期里,每个人都像上紧了的发条,暗自铆足了劲。 于我而言,考得好是常态,无需用一次两次的成绩变动来激励自己。或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恰当些,我也绝无骄傲的资本。他们学他们的,我学我的,
六十二
“我已经听说了,有些同学课外活动的时候去西河散步,一男一女在一块儿,影响很坏。”英语早自习快下课的时候,班里已没什么读书声了,王洛亭趁机讲起他的爱情理论。“你们才这么一点点儿,知道什么是爱情?不过是浪费精力,非常不切实际的做法。现在谈恋爱,只能是对爱情的亵渎。” 他顿了顿,从地面站到讲台上,继续说道:“咱班里也有暗流在涌动。可笑,简直可笑。你看看人家老肖,学习好是谈恋爱谈出来的?真爱有利于双方的健康成长,单相思根本不是爱情。我们班有些同学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整天想入非非,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根本就不是爱情!至爱无言。最深的爱情是不说出来的,是一种付出,是一种责任,却断然不是这种不识时务的儿戏!” 我在猜想他说的是谁。王寿勇?他在期末考试中从第三跌到了第二十七,似乎有什么别的原因,可是谁能确定是因为恋爱?班主任从哪里打探到这些消息?莫名其妙。 “我希望有关同学悬崖勒马、迷途知返,走上正道。不抓住这最后一百来天,你将后悔一辈子。”说罢便走出教室去。估计他刚走远七八步,下课铃就响了。
六十三
王永涛去看教室了。我一时睡不着,便凑近了王寿勇,找他说话。 “寿勇,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子?” “我对女孩子不感兴趣,极少和她们打交道。”因为头上顶着被子,他的话听起来瓮声瓮气的。 我推了他一下,说:“别假装。班主任天天不是在拿你做反面教材?” “我?切!你是看错了吧。就算我有喜欢的女孩子,也不能让他知道。” “这么说,你已经有心上人了?” “咳,一言难尽!……反正我不喜欢林黛玉那样的,矫揉造作,不是愁就是病。” 我紧跟着问:“你的那一位是阳光灿烂型的?” “这个事情呢,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向你公开。因为现在还没有结果,以后也可能没结果。” “咱两人谁跟谁啊?有你就说吧。” “那你猜吧!看看你眼力怎么样。” “阳光灿烂……逄颖颖,你没那本事;张丽敏,她是阴到多云型的;范晓芸,简直是书呆子女生,不大可能吸引你;李凤玉?好像别有所属吧。那会是谁呢?” “玩笑可不能开大了啊!别乱点鸳鸯谱儿。都不是。” “莫非李氏和王永涛有一腿?那我就不知道了。猜不出来,你还是说出来吧。” “臧。” “臧延凤?” 寿勇轻轻“嗯”了一声。 我的天,她简直灿烂得有点耀眼。不管订饭、打饭还是打扫卫生,哪天都听到她和男生唧唧喳喳的。别人爱惹她,她也爱打聊。 “依你这般老学究,怎么会看上她?”我问。 “我也不知道。和她在一组订饭,时间长了就有一些奇怪的感觉。” “她对你有没有感觉?” “不知道。可能没有,也可能有。” “看看,王洛亭天天说,别剃头挑子一头热,你偏偏这样。是怎么开始的?就是订饭?” “不是。我觉得生活太枯燥,看到有人谈恋爱,自己也想谈谈。我这个动机可能不纯,不过实事求是,就是这么开始的。过后可能里面有一点感情的成分。” “你向她表白过吗?” “不算表白吧。有一次订饭的时候,我把一张纸条夹在饭票里给她,想向她要张照片。她没有什么回应。后来就没再单独找她。” “女孩子可能很灵敏的,你欠欠腚她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她对你是什么态度?” “就像对其他男同学一样。你不也看到了?成天价骂骂咧咧的,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好像谁都欠她二百块大洋。” “她可不这样对我,总是很客气。打是亲,骂是爱,看来还是对你有反应的。” “什么啊,你不在我这组,加上学习好,所以她就客气一点了。对我们这组的男生,她从来都是母夜叉的样子。” 我在被窝里笑着说:“不,应该是阳光灿烂。” 寿勇没有笑,继续一本正经地说:“我考虑这段感情很久了,它是在不明不白中开始的,也应该让它有一个结束。要不然耽误了学习就麻烦了。现在还是学习要紧。” “期末考试不会是受影响了吧?” “或许有一部分,那段时间我也太大意了。不过不能怪罪她。你平时看不出我和她有什么吧?我是非常小心的,也让她认为我已经不再在乎她。” “也许到毕业的时候,她会给你一张照片。” “那时候再看了。” “上了大学以后,你会和她通信吗?” “看我最后的表现吧。考完试以后假如有表白的机会,那就通信;如果表白不了,那就各奔东西,到大学里各自找各自的幸福去。” “嗯,留下这一丝期望。” 聊得累了,我掀开被子喘一口气,宿舍里已没什么声音。月光照得门口很亮堂,远远就能看到。我心里想,这一丝期望是寿勇的,也是自己的。 王寿勇用手拉我,我只好再钻到被子里。 “你呢,你在想谁?”他问。 “没有谁。现在想了也不会有结果,所以还是不想。” “感情来了,挡也挡不住。” “唉,没办法啊。等毕业以后再说吧。” “那也是,想多了没意思。还是睡觉吧。”
六十八
对于看教室来说,我和郑连一是老搭档了。把铺盖抱到教室,在黑影里移板凳、抬桌子,配合非常默契。日子过得很快,离高考越来越近了,空气里好像都弥散着硝烟味儿。每个人脚上都像装了轮子,来去匆匆。看教室是糟蹋时间的活儿,晚上睡不好,早晨起在别人前边,第二天上课难免打瞌睡。尽管单联波和范存广一再请求代替我们看教室,郑连一还是没有答应。跟他们说的理由很简单:这已经是生活节奏的一部分了,隔半个月需要来一次这样的调节。熄灯铃响了,我们赶紧整理桌凳,把被子铺好。 郑连一提议说:“咱晚一点再睡吧,先看点书。”我何尝不想用这样的时间调节一下呢,就答他说:“中。”他拿着手电筒,去秦秀芝桌上了,从书包里找出她的日记,随而点上蜡烛。我借了手电筒在教室里东走西晃,看到老肖桌上挂着的“谨慎少言,方能成功”、“要准,要快”还有“学习周恩来”等各种纸条,不免觉得酸不遛啾的。说那么多干嘛,有什么格言,记在心里不就得了?真不忍心在他位子上逗留。不过我还是佩服他的,在心底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在李凤玉的书堆里,我找到一本《山东青年》,便拿到位子上,点起蜡烛慢慢看。 周围安静极了,我好像可以感觉到夜色在流淌,点点烛光显得温暖又明朗。 “西点你饿不饿?我去找点吃的。”郑连一走过来,向我要手电筒。我说:“郭培凤她妈不是刚来看过她吗?位子里一定不少东西。”连一道:“那我去看看。”不久,我听到了他的欢呼:“还真不少呢!咸蛋,大葱,豆腐干,花生米,还有火腿肠。你要什么?”我跑过去抓了一把花生米说:“鸡蛋就别拿了吧,她很容易看出来。”连一拿了块豆腐干,也抓了些花生出来。随后他又去别处打动了,从张培卿桌子里撕了一块烧饼。名义上我们是看教室的,其实做为有点像小偷,或者说是“监守自盗”。连一又问我:“什么时候困觉?”我说:“再住会儿吧,我写完这点东西。”他说行,又去找赵金凤的日记看了。 躺在床(桌子)上,我和郑连一都睡意全无。看出来他也有很多心事,我就问他:“是不是对秦秀芝有想法?” “哪里啊,有些事就是比较好奇。” “怎么单单好奇她呢?” “看起来她不怎么说话,其实是个很有想法的人。高一的时候,我和她都想转文科,都被班主任挡住了。王洛亭这个人,觉得学生成绩差不多,就不肯放出去,全然不管个人的实际兴趣。秦秀芝也对他很不满意。” 我不知道他是看了秦秀芝的日记才这么说的,还是通过交谈知道的,就问:“看起来你和秦秀芝联系很密切?” 郑连一说:“还可以吧。不是有句话说‘会心处不必在远’吗,用心的交流也不用多,有时候饭后说几句话,就觉得很贴心。“ “她是不是你心目中比较理想的那种女孩子?” “大概不是吧,我觉得只是比较要好的朋友。我交朋友喜欢私下里聊,不愿意像王永涛那样,乍乍呼呼的。” 王永涛那可真是班里的噪声制造者,不管是订饭的时候,还是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和女生有没完没了的争吵。有时候是自夸,有时候是为自己辩解,或者指责别人做得不够好。在旁人看起来,却有几分打情骂俏的意思了。王永涛很受女生欢迎,那也真是没说的。 我向来不知道郑连一个人感情的事,这次却想了解一番。“不是秦秀芝,一定有别的女孩子吧。” “嗯,说出来你可能认识,我七八年级的时候同班的。” “谁?低头不见抬头见,想来会认得。” “范桂英。”连一说得很平静。 “她?不是英语课代表吗?初中里有两个,不过我就是和这一个有点交往,有一阵子和她一起吹口琴了,还去高密参加比赛。那么小巧秀气的女孩子。” “嗯,就是她。” 每个中学时代的同学都多多少少牵动着一些回忆,时过境迁,似乎变得渺不可寻了,只留下一条细细的丝线。我说:“以前她学习很好的,排在前面。到了九年级,好像一下子没声音了,不知道为什么。她现在好像没在三中吧?” “她去了潍坊的一家中专,现在应该快毕业了。” “你还和她有联系吗?” “很少,咱这里通信又不方便。再说她可能有男朋友了。” 说这话的时候,连一声音很轻,嘴边好像有很多话,可是又咽了下去。 “你对她还有想法吗?” “初三的时候,我当化学课代表,老师不来,我在讲台上,经常叫她起来回答问题。现在联系不上了,只是在心里为她祝福吧。希望她过得好一点。” 我不由得想起英语课上刚做过的一篇阅读理解。上面说,甲男爱上了乙女,而她中意的却是丙男。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丙南被判处死刑,甲男和他长得很像,顶替他上了刑场,乙女终于能和她心爱的人在一起。在讲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王洛亭还发了一通感慨,诸如“爱是牺牲、爱是付出、爱是成全”之类。撇开他那些聒噪,我着实也很为这个故事感动。 当我提起这件事,郑连一也有同感,说:“爱一个人,只要她能过的好就可以了。不一定和她在一起。宁为情死,不为情怨。我相信这句话。”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也会不惜生命成全对方吗?” “或许吧。虽然不能和她结合,我会为她祝福。为了让她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我情愿离她远一点,不打扰她。知己只要一个就够了,在心里永远难以忘记。假如有机会在一起,我也会好好珍惜的。” 平时郑连一是个闷头学习的人,很低调,不过他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听了他这番话,我觉得见解不俗,也很向往那种境界。 我问连一:“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2008年吧。” “为什么那么准确?” “那时候我三十岁。我想我不会早结婚。” “十年之后。这十年里一定会发生很多变化,或许你大学一毕业就结婚了呢。” “不大可能吧,毕业的时候事业刚起步,怎么结婚?” “你会自由恋爱,还是会找别人介绍?” “一个上过学的人,如果连自己的对象也搞不到,说个媳妇还得靠媒人,那简直是无能。” “有没有可能和范桂英在一起?” “希望不大,不过如果真有机会,我也不会放弃的。” 远处响起了几声狗叫,不知是不是有贼。夜色越发显得幽深了。交谈的声音小了下去,两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不久便昏昏睡去。
七十
班里不少人到外面去照相。每到课外活动的时候,男男女女就结了伴去校门口对面的邱强照相馆。有布景,有桌椅花瓶,女生照出来的效果往往更别致一些。王寿勇开口向臧延凤要了一张,居然是赤脚的,笑得特别甜,甚至有点媚。我对寿勇说:“说明她对你比较有意思。”寿勇不屑地说:“什么呀,给谁她都分这个。我就是看了王晓军向她要才动心的。”我不要艺术照,只向同学要一寸或二寸的单人照,排在一起当纪念。那都是填写高考表格用的,因为有剩余,所以可以分发。不数不知道,前前后后我居然要了二十多张。但凡开口,一般同学就给了。 晚饭过后,快要响自习铃了。班主任走进教室,背着手走了一圈。他走上讲台说:“放下笔,有点事说一说。”这是他惯常的开场白,其实往往是徒费口舌。同学是该看书的看书,该做题的做题,都低着头,把他当作墙上的喇叭。“学校一再强调,现在是非常时期,不准谈恋爱。可还是有些同学按捺不住,又是散步,又是送这送那,苗头不对!那些来拉你的人,是坏蛋;如果你被别人拉去了,你就是嘲巴。你要保持自重,既不要去拉人,也不要被人拉去。” 王洛亭拿起一块粉笔,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你们知道什么是爱?爱是付出,爱是牺牲,你们现在还不到时候!真正的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能够说出来的爱往往是肤浅的。等上完学了,你们不谈家人还会着急,可现在谈恋爱,只会自毁前程!你真正要谈,我也可以理解,不过你有爱的权力,别人也有拒绝爱的权力,毕竟对方也要参加高考。现在你要胡来,就是害了两个人的生活。咱班有谁,我不便说,希望各位心里有数,能忍就忍一忍,不能忍就强迫自己收敛一下。你们现在的任务和目标不是恋爱,而在于黑板上面的那些!”王洛亭把手指上去,有几个同学抬起了头。其实天天都能看到,贴在教室前头的黑纸白字:“名师名校名专业”。 “先上自习,第一节自习后休息十分钟,然后抬着板凳去四班看录像。班长组织一下。”说罢,他把手里的粉笔头扔在桌子上,走了出去。那粉笔他攥在手里,其实也没写什么,大概就是为了最后的一扔,抗议同学们在他发表演说的时候埋头学习。 没几个人搬板凳到四班,大家挤挤就算了,既省事又便于交流。我坐在了鹿洪林旁边。他的成绩忽上忽下,我也听说过,可是他不在乎,还是跟小孩子一样,天天和孙厚法、毛振羽那帮人闹腾。我对他说,初四的时候他叫他姐姐给我缝的雨披袋我一直都用着,装在书包的最底层。他笑着说:“那是陈年往事了,那么长时间居然还没破。”我向他要照片,他欣然答应,给我找了一张。录像题目是《高考前心理辅导》,不宜暴饮暴食、不宜走亲访友之类,没什么意思。我没心思看,只顾和鹿洪林偷偷聊天。
七十一
从2月开始,连续四个月的月考我表现 还不错,四个级部第一。老肖也成绩优异,都是级部第二。6月底的考试就不那么重要了,老师判卷非常宽松,也没有统排名次。反正,有这样的底子,高考我一点也不打怵。不用要求大好,就算发挥失常,走个本科 该没问题吧。 年前考试成绩揭晓的时候,语文老师韩伟令让我写一份《学习体会》。他是四班的班主任,我不知道他要我写这份东西要干什么,就写了满满一页纸。后来我听说,他让同学在四班读过。这次上课他没有讲题,而是说起了去胶南二中取经的事。“原先觉得他们成绩好,教法或者学法上有什么诀窍,这次去考察过了,回来向校长做了汇报。我说,不敢说我们工作做到了他们头里,胶南二中与我们董西点的做法不谋而合——那便是看做过的题。”他找出我写的那份体会,叫班里薛红岩站起来读。我听了不禁觉得紧张,想不到他会来这一套。 物理课上,耳边又回荡起邱学功老师的话:“我说啊在这里,理科的东西就是要做题,不到上车就不能停下做题在这里。”学习,毕竟是第一位的。
七十二
我们是去高密参加高考的,乘着大客车。我没有感冒,没有拉肚子,没有迟到,没有漏做题目,感觉一切正常。能发挥的都发挥出来了,每门考完都觉得很平静,想来不会有什么遗憾。7月9日下午,结束了两天半考试,我们回到三中。接下来的任务就很简单了:卷起铺盖,走人。 放在高密三中整整三年的铺盖,说带就带回家去了。那些垫子、脸盆当初都是学校配发的,放在太阳底下看,都露出了陈旧的痕迹。十年苦读,瞬间选择,只等着回来查询成绩、填报志愿了。
2007-2-09 始写 2007-3-12 一稿 2007-3-16 二稿,添加至网站 2007-7-11 三稿 2007-7-25 删减,只留存高中生活部分 2009-6-21 期间略有字句改动
关联阅读:处女座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