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 返回

 

自从搬到了新宿舍,倪坎总觉得屋里缺了点什么。房间的布置和先前暂住的地方一样,床铺、书架、台灯的摆放都是老格局。变了的是窗外的风景,一条人工河在楼下流淌,跟黄浦江通着,又连到东海去。早晚的水位有高有低,细微之处显出大江大海的脉搏跃动。倪坎搬家第二天,朋友送了一个积木日历,这算得新气象了。他把日历摆在书桌靠墙的地方,只有遇到值得纪念的事情,比如同学来玩、朋友一起打牌,才去更新日期。前一阵收音机出了问题,显示屏上的夜灯熄不掉,没几天就把电池耗光了。倪坎把旧的随身听拿出来,配上音箱凑合着用,每天睁开眼就打开,听九九〇早新闻。

这么一来,收音机上就没有时间显示功能了。晚上好说,可以看电脑屏幕;早上八点前后那段也好说,体育新闻七点五十左右播,然后是报刊文摘、广告,八点开始重播,领导活动、本市要闻;接下来就难说了——谁知道他们开了多少会、揭了多少幕、发了多少贺信?这些消息长短不拘,时间很难把握。自从搬到新宿舍,倪坎按手机次数就多了,让屏幕亮起来,看看几点。屋里缺了个直接看时辰的玩意儿。那么,去买一个?

校门口有家巧心小匠,店面狭小而售品精致,有那么几次,倪坎给朋友的礼品就是在这里买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女孩子,把铺面收拾得条理清朗,让人进了店就不想空手离开。手机链、发夹、耳环自是精致,镜子、杯子、靠垫等也各有韵味,提供包装服务,会员还可以打折呢。来到店里,倪坎的眼光一下子就被圆墩墩的钟吸引了:盘面上只有3、6、9、12四个数字,带着几分艺术的笔法,简洁又灵动。最叫人欢喜的是顶上的小圆钟,设定时间后可以敲了响。老板走上前来说,这钟是韩国式样的,铃声清脆。她还介绍了方形的数字表,翻滚一下就可以显示温度、闹铃时间,倪坎觉得构造太复杂,花里胡哨,不如韩国式的这一个。加上电池,打折之后29块。倪坎欢欢喜喜地带回去了。

书脊旁边的空隙太小,放着不稳,那还摆在桌上吧。上网的时候没问题,要看书,似乎有点不安宁。倪坎躺下来休息,秒针滴答的声音仿佛放大了许多倍,连绵不绝灌进耳朵里。乍听上去很有味道,时间一长就不免难受。小时候家里有挂钟,摆来摆去,很习惯,如今倒觉得嘈杂。说来,这宿舍并非世外桃源,五六十米之外就是高速公路,阳台窗户隔不住车辆的喧嚣,卫生间也不时传来下水声,呼隆隆就像快速越过的喷气式飞机。不舒服是肯定的了,可是没办法,改变不了,只好忍着。这滴答声该好说,挪个地方?倪坎把钟放到书架顶层,不灵,滴答依旧在,而且要仰起头才能看时间。放到对面墙上?用绳子拴了挂起来,表走的声响还是很大,仿佛不知疲倦的卫兵,催着人往前赶。倪坎要抓狂了,总不能把电池取出来吧?他才想起来,以前有过一个类似的电子表,十块钱,只因为动静大,毕业后和若干书一起拉回了老家。花29块钱买来新的,丢在一边该多可惜。

3、6、9、12。表盘上的数字循环着,现实的时间却是一条勇敢的线,从不回头。这钟看上去是个好东西,造型漂亮,纯然的黑色显得敦实牢靠,只是,声音叫人焦躁。倪坎想,钟买回来还不久,不说退掉,应该可以换个其他类型的表吧?他为这个想法兴奋不已,急匆匆奔向巧心小匠。有比较才有辨别,先前看过的可以变换内容的方形钟,倪坎不觉得花眼了,它安静,不闹心,就算颜色亮一点也没关系。店主热心地说,这个钟价钱低,换了之后,还可以买别的东西。倪坎四下看看,贴点钱再拿了一个钱包。

高速公路上依然车来车往,卫生间还会传来急促而低沉的轰鸣,倪坎望着端坐在桌上的钟,只觉了却了一桩心事,神定意平。大大方方的数字在显示屏上呈示着,中间两个黑点跳来跳去,悄无声息,如楼下的人工河一般,水位时高时低而不见张扬。滴答声成了远去的梦。钟上的数字往复变动,也像极了这条河,涨涨落落,无休无止。 

 

           2009-6-30

 

(发表于2010年1月11日《上海交大报》第四版,署名若何。责任编辑: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