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那里有一种气场 ( 返回 )
初识昆曲是在三年前,苏州昆剧团排演的《长生殿》在上海交通大学菁菁堂连唱三晚,美轮美奂的服装布景和浓酽醇厚的唱腔音乐无不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最早听说《十五贯》是因为周恩来的评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昆曲艺术的逐步了解,心里对这出戏剧越来越向往。适逢“迎世博·长三角名家名剧月”举办,上海昆剧团的《十五贯》在东方艺术中心盛大上演,我得以亲临观瞻,一圆好梦。 《十五贯》的故事严缜细密,自始至终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剧情的层层推进之中。屠户尤葫芦遭杀,十五贯铜钱被盗,继女苏戌娟出逃,赌棍娄阿鼠(刘异龙饰)兴风作浪,这一切为冤案的形成提供了极大可能。苏戌娟向客商伙计熊友兰问路时被官兵逮个正着,而且熊友兰身上恰好带了十五贯钱,于是昏庸的无锡知县未加详细审讯就判了他们的死罪。待到苏州知府况钟(计镇华饰)即将落笔开斩而苏熊二人跪在地上喊冤时,空气骤然凝固,观众不由得感到愤懑又焦急了。正直刚烈的况钟连夜赴都府禀报,请予缓刑复查,不惜以金印作押。剧情由此急转直下,况钟改扮私访为娄阿鼠测字算命那场戏尤其具有喜剧色彩,真相一点点浮现,最终真凶娄阿鼠被抓,案情大白于天下。 精彩的故事为整出戏提供了牢固的支撑,而表演、舞美、音乐等的完满搭配把观众带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地。一招一式的动作看似随意,实则含蓄地传递着细腻的感情。场次变换后,灯光和布景随而调整,尽显传统的韵致和现代的气派。笛音琴声从乐池里飘出,配合着剧情的进展,恰到好处。昆剧《十五贯》是一件时空交错下的艺术精品,完满,圆融,让人无限欢喜。 从学校到东方艺术中心,来回路上要花去三个多小时;因为时间太紧,一下班就得往外赶,只好在地铁里吃面包当晚饭。可我觉得,那是值得的。人们需要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这样的艺术普及性活动,在家门口欣赏到不同院团风格各异的演出;人们也需要怀着庄重虔敬的心情,去一流的艺术场所欣赏一流的艺术作品。那里有一种气场,把观众从纷纷扰扰的现实中解脱出来,与名家名剧为伴,感受至真至纯的艺术魅力,也得到灵魂的提升和净化。
作于2008-4-13 发表于2008年6月号《东方艺术》。责任编辑:梁莹 2008年4月3日,昆曲《十五贯》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 |